垃圾分类180日:发“榜单”、 啃“骨头”、愁“吃撑”

对于极少数不执行垃圾分类的“顽固派”,等待的是“黑榜公示”、曝光监控等狠招。有小区垃圾房甚至换成了智能投放口。每张智能卡“绑定”一户居民,刷卡扔垃圾时,居民的基本信息会传输到居委会后台,谁扔的垃圾一目了然。

湿垃圾量飙升、低价值可回收物资源化路径不畅等问题正在凸显出来。“现在我们还属于 ‘补欠账’ 阶段,但人均垃圾产生量不能无限制扩张,最后一定是后端处置设置倒逼前端源头减量。”

垃圾分类实施近半年,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46个重点城市都要跑步进入垃圾分类时代,但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使得上海模式很难被其他城市所复制。“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如何转向常态化、稳态化,值得观察。”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汪韬 曹海东

对于极少数不执行垃圾分类的“顽固派”,等待的是“张榜公示”、曝光等狠招。有小区垃圾房甚至换成了智能投放口。每张智能卡“绑定”一户居民,刷卡扔垃圾时,居民的基本信息会传输到居委会后台,谁扔的垃圾一目了然。

湿垃圾量飙升、低价值可回收物资源化路径不畅等问题正在凸显出来。“现在我们还属于 ‘补欠账’ 阶段,但人均垃圾产生量不能无限制扩张,最后一定是后端处置设置倒逼前端源头减量。”

垃圾分类实施近半年,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46个重点城市都要跑步进入垃圾分类时代,但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使得上海模式很难被其他城市所复制。“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如何转向常态化、稳态化,值得观察。”

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银都一村,保洁员正在清洗垃圾房。(南方周末记者马肃平|摄)

从“吃不饱”到“吃撑了”,上海的湿垃圾处理厂仅仅用了半年。

上午10点,从上海浦东新区汇集而来的垃圾收运车已经进场完毕,居民分好的湿垃圾被倒入卸料库,工作人员正操控着抓斗,将湿垃圾投入处置井。

“最近几个月,湿垃圾的处理量一下子上去了,几乎每天350吨。”上海黎明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厂)副总经理陈卫华说。

黎明厂是浦东新区北片湿垃圾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经过粉碎、提油等步骤,湿垃圾将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来发电,残余的沼渣将被焚烧处理。3年前,黎明厂开始调试运行,但因为源头分类难如人意,设计处理量每天300吨的湿垃圾处理厂根本“吃不饱”。

陈卫华原本以为,半年前“非常时期”那一阵的宣传动员过后,居民不自觉分类的现象会回潮,但飙升的湿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他的预估,“没有预料到分得这么好”。

2019年7月1日,上海打响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第一枪”。号称“史上最严”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必须按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投放。一旦被发现混投,个人和企业将分别面临50-200元、5000至50000元的罚款。

事实上,国内一二线城市大都逃不过垃圾桶前踌躇和徘徊的阶段。到2020年底,北京、深圳、杭州、重庆等全国45个重点城市,统统都要跑步进入垃圾分类的时代。

半年前,很少有人对上海垃圾分类抱有乐观态度。循环经济专家、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是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他心里也没底,“之前二十多年都没搞好,这次能成功吗?”

但上海却交出了一份出人意料的答卷。2019年11月14日,上海市《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情况的报告》为半年的工作定性:“整体成效好于预期”。

“上海发布”微信公号的垃圾分类知识查询量已超2000万人次,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2018年底的15%提升到2019年11月底的90%。4万余只道路废物箱标识更新,共配置及涂装1395辆湿垃圾车、3086辆干垃圾车。

垃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