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三大转变

责任编辑:康华

十多年前的汶川地震开启了中国CSR元年、唤醒了中国企业的集体责任意识,此次新冠危机中的企业战疫行动呈现出更具理性、更具专业性、与自身资源和专长结合更紧密等特点标志着随着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化、共享化趋势的蓬勃发展,企业可以更好地运用自身能力和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将企业履责的外延进一步延伸到价值链和生态圈,成长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驱动力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福祉。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众多企业纷纷投入到战“疫”行动中来。据商道纵横统计,截至2月23日,来自企业的现金捐赠总额达约210多亿元,可统计的物资捐赠价值达70.9亿元。

作为经济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企业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协调好员工、供应链、融资方和投资方、顾客、政府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在应对经济冲击风险的同时谋求可持续战略布局,提升危机管理意识,关系着国家整体经济在这次疫情结束后的恢复发展和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

如果说十多年前的汶川地震开启了中国CSR元年、唤醒了中国企业的集体责任意识,此次新冠危机中的企业战疫行动呈现出更具理性、更具专业性、与自身资源和专长结合更紧密等特点。这些新特点标志着随着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化、共享化趋势的蓬勃发展,中国CSR也可能迎来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质变。 

转变一:数字经济催化CSR新业态涌现

当前,数字技术的应用已日益成为连接商业、公益和社会的桥梁,为许多企业践行社会创新和社会责任提供了数字化赋能的新途径。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发展推动了“技术向善”的快速发展。本次疫情中互联网企业展现出的活力和担当充分说明了数字技术赋能CSR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规模增长指数化、需求对接精准化、问题响应实时化、参与过程可量化四个方面。

转变二:通过战略性CSR创造共享价值 

数字经济赋能的CSR创新,催化和加速中国企业从传统的反应性CSR向战略性CSR转变。传统的CSR观点认为社会责任是从公司的盈利中分出一部分回馈社会,做公益慈善、保护环境等项目。这种观点把CSR看成是企业的一种“负担”,将企业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对立。

战略CSR本质上是一种把社会问题纳入企业核心价值的内在、主动战略,它不仅要求企业确立与社会共生的理念,而且把社会利益纳入自己的核心价值主张。具体来看,企业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与社会的关系,把社会问题纳入企业战略范畴,从社会问题中寻找市场机会,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最终实现商业和社会的双重价值创造。

本次疫情行动中许多企业除了传统的捐钱捐物资之外,利用自身技术、管理、人才、资金、产品和服务优势等,发掘客户、民众、政府、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的痛点和需求,真正实现了CSR与价值链的紧密结合。长远来看,还改善了企业经营的竞争环境,为新市场的开拓和新增长点的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转变三:整合协调,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履责生态圈

疫情防控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意味着:单一化的应对手段已难以高效快速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联合利益相关者、充分整合和协调生态圈内伙伴关系的资源和能力,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数字化为价值链和商业生态圈的延伸创造了条件。企业履责生态圈的构建需纳入相互作用的多个利益相关方,如供应商、经销商、生产者、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政府机构等,将共生商业生态圈社群延伸到责任生态圈。

例如,本次疫情中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发挥了平台型企业的天然优势,不仅发挥技术和数据等优势资源,为精确调配施工生产和物资供需对接提供了技术支撑,还通过开放在线办公、远程协同等免费渠道帮助企业复工,更是直接减免平台商家经营费用、提供资金支持等措施,扶助中小企业的发展。

企业履责生态圈的构建核心在于形成内在共生、资源互补、深度协同的价值共创机制,具体来看:主导企业是责任生态圈中的关键节点,是相关履责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和生态圈的带动者;政府部门是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外在推手,不仅能拓宽社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市场,也可能提供在税收、创新等方面的资金瓶颈问题;非营利组织,特别是在多年活动开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非营利组织,可以成为企业执行和落地公益项目的可靠伙伴;上下游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可以提供互补性资源,对系统的稳固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媒体机构通过相关媒体的宣传推广,提供正向的舆论激励或负向的舆论监督;中介服务机构在多方面为履责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营造系统发展的良好运行环境。

图1  企业社会责任履责生态圈的构建

总而言之,新冠疫情当下,企业社会责任虽然短期可能给企业经营造成一定“负担”,但企业可以利用这次危机从诸多方面综合优化成长路径,寻求重大危机冲击之下的责任履行创新路径,利用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化、共享化等趋势,更好地运用自身能力和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将企业履责外延进一步延伸到价值链和生态圈,促使企业成长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驱动力,长远来看,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福祉。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