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晚年与中国文化名人后裔的交往

责任编辑:朱又可

胡适 (IC photo/图)

(一)严复的孙女严倚云、严停云致胡适信三通:

州立师范学院

1950年1月11日

亲爱的胡博士:

一直想给您写信,但总未动笔,否则您早就收到我的信了。

谢谢你为我离开中国所做的一切!否则我根本不可能到这里来。

这是我同一学院的第三年,我想是应该考虑去选择一所学校了,否则真的年纪太大。(疑有脱文?)我将在复活节前后来纽约,假如您在那里,而且有时间,我希望能来看望您。

尊敬您的:伊莎贝勒 严倚云

又及:请在附件的空白处附上奖学金的保密推荐信,巴伯奖学金(好像是一项密歇根大学颁给杰出东方女性的奖学金)的推荐信应寄送至Frank Huntiey博士秘书处。

810西 第30街

洛杉矶7,加州

5月1日,1958

亲爱的胡博士:

谢谢您让我和高叔哿相识,我们事先都没有很高的期望。但时间一长,我们发现双方的生活哲学、思想观念、兴趣爱好惊人地一致,甚至我们的缺点也差不多。既然我们想找到不太可能,我们觉得难以置信。我从未遇到这样一个小伙子,他欣赏我最珍视而其他人往往忽视的部分性格,也容忍我的缺点。他从未遇到兴趣如此广泛的姑娘,双方皆相信家庭幸福取决于互相容忍对方的缺点,而不是青春、美貌、财富、社会地位等择偶的世俗标准。为了维持开始的好印象,为了公平,所以我们双方都很坦诚。

当我们发现双方想法一致时甚至有点害怕,(此处模糊不清)都相信对方是最好的另一半。

我们各写了约二十封信之后,我有幸收到肯塔基州莱克星屯外语会议的邀请,我有一站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停留,我们决定这次会议之后第一次见面。我们甚至说不清谁发起了见面的动议,其实是在鸿雁往返中同时发出的。

我们不知对方的年龄和长相,这没关系。我们都朝气蓬勃,思想成熟,行为得体。见面之后,我们发现双方都比自己以前的信中描绘的要好。

当我们步入酒店的电梯,叔哿听到我和电梯员说了一句话,他马上打定主意不让我溜走。我们没有看电影,也没有上馆子,我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或高跟鞋,我们只是坐着喝了几杯茶(我带了茶叶,叔哿带了热水器,事先并未商量)。我们周六下午三点多钟会晤,十一点分手(因为他看到我累了),次日上午八点半我们再次见面。下午两点我们做出决定,叔哿一旦辞职找到另一份工作,我们就在洛杉矶安家,或许是1959年秋天。假如我待在这里,很难找到工作,所以我们作此决定。我应在1959年秋天排队等待提升或者终生职位。叔哿在洛杉矶找到一个好工作则不为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