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社会责任大讲堂:中国平安讲述社会责任-企业的天职

中国平安企业文化的内涵中包含了道义和责任,将责任内化在企业的文化中。通过企业外在的表现,也就是CSR各种活动和品牌的表现,中国平安已经让社会公众可以实实在在地看见其在社会责任各方面的作为,让公众检验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

在南方周末主办的第一期社会责任大讲堂中,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盛瑞生先生和听众嘉宾分享了平安的社会责任案例。

盛瑞生的演讲主题是“道义在心,责任在肩”。他介绍,中国平安企业文化的内涵中包含了道义和责任,将责任内化在企业的文化中。通过企业外在的表现,也就是CSR各种活动和品牌的表现,中国平安已经让社会公众可以实实在在地看见其在社会责任各方面的作为,让公众检验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

中国平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标准包括三个统一,即CSR策略与公司战略的统一,外部压力与内部诉求的统一,管理架构与行为机制的统一。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以“客户”或者“机会”为核心的市场治理机制,识别在社会责任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改善效率、盈利水平和商业前景的机会,然后以互利的方式把-它们联合起来;另一方面,企业外在的压力与内在的诉求相结合、统一,才能使企业获得足够的驱动力;第三方面,只有具备了健全及优秀的管理及运作机制,企业才具备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基础。

盛瑞生认为,当地震这样大的灾难发生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冲出去,保险人必须跟军人、医生一样,第一时间发现你的客户在哪里,有怎样的需求,受灾情况是怎样的,是否可以第一时间提供救援服务。“ 地震过后,我去了三次灾区,我的身份不是到现场做查勘理赔,而是陪公司的管理层去现场了解受灾情况,了解客户需要我们救助的情况。——这是保险人员的天职。”

另外,中国平安还跟《南方周末》合作了“新农村、新希望,乡村支教计划”项目。中国平安已经在全国建设了50多所的希望小学,而且每年持续进行不断的回访,这基本上变成了一个标准化的行动。中国平安还要求各分公司每年有相应的预算,安排相应的工作,而且纳入年度的考核。中国平安还成立“中国平安公益基金”,致力于教育公益事业。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