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慢”的慢性病

一日三“药”

“我的病情是吃药的时候很正常,断药的时候(病情)进展非常快。”

张琳不想再经历一遍断药时的恐惧。曾经,她连续三天没有正常吃药,眼睛看东西明显变形,整个左眼都看不清,眼底是“黄黄红红模糊的感觉,很难受”。

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张琳的日常生活靠药物维持,断药将面临视野受损、视力退化和失明风险。眼看着要断药,她不得已决定减少自己的服药剂量,把余量较少的一种药减半,把余量较多的增加一半,即便心里清楚这样做有危险,“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

疫情发生后,由于交通管制,张琳所在的县城药店和医院都缺药,其他渠道购买的药品也无法寄到家,她只好通过社交平台向社会求助。 

这是像张琳一样的非肺炎患者群体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药不能停。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瑞霖曾表示:“基础病、老年病,特别是肿瘤已经进入到了慢病管理。这些病人的生命与用药的连贯性和供药的及时性紧密相连。“

然而,影响生命健康的遗传、环境、行为和健康服务四大因素中,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始终是行为。行为可改变,便意味着慢性病的可防可控。钟南山院士曾言,“60%的慢病都跟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病几率”。

《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强调了: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 图片来源:新华社)

雷打不动去药店

鼻子处连着透明细管,身旁是高约半米、正在计时的制氧机。胡燕陪着正在吸氧的老伴闲聊,偶尔还饶有兴致的轻哼一段昨晚追剧的主题曲。

夫妻俩身上都有股乐观的劲儿。老伴因脑梗行动不便,胡燕每天用轮椅推着,雷打不动地到药店吸氧,“对身体恢复有好处”。

老伴刚吸氧的时候,高压154,低压101。店员嘱咐胡燕,氧流量先放到2升,慢慢适应后再增加到3升。胡燕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想记下来,留着之后对比看变化,但被拦住了。“不用纸笔,这个设备会自动记录,然后储存在电脑里。来我们店里吸氧的大多是慢性病人,高血压的、糖尿病的……我们有一个整套的健康检测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病种、不同年龄段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做出完整的健康规划。”

在咸阳,多家药店因为疫情暂停营业。和胡燕和老伴一样原本每天去怡家大药房免费吸氧的400多位老年人四散在周边小区的家里,没再聚起来过。 

他们中有的早已买过制氧机,最喜欢药店里那份热情和人气;有的身体尚且硬朗,把吸氧当作和广场舞一样的健康活动,成为日常;还有的和店员成了朋友,种好的花和拿手的菜都带来一起分享。

这也许归功于怡家所坚守的经营理念。据负责人介绍,成立之初,怡家的定位便是“功能型”药房,所涵盖的服务要尽可能多,而不是单纯的卖药。“让顾客在我们药房体会到关怀和温暖,真正竖起大拇指。”怡家始终致力于为到店的患者提供价值,在客观的生存压力下不断自我升级。 

慢病知晓率和控制率低是中国慢病患者的两大特点。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慢病,而那些知道的,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也控制不好自己的血压和血糖。 

对此,怡家打出了“服务”的招牌——“健康怡家,服务千万家”。有医疗机构预测,未来10年零售药店的发展方向是逐渐从健康服务向慢病管理延伸。药店作为医院和患者家庭之间的存在,为患者提供了比医院体验更佳、比家庭更专业的第三方健康诉求空间。

咸阳怡家大药房健康体验服务

让慢病“慢“下来

据统计,2019年中国慢病患者高达3亿。如果把慢病管理比作一个水库,慢阻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不同的病种便是其中的水滴。

在现代医疗机构,医生分布于各个专业科室,面对的大多是出现并发症的慢病病人。而对医疗领域从业者而言,肉眼看不见的慢病管理始终需要下沉到医疗机构或药店等场景。对此,欧姆龙品牌战略中心部长解释认为,“以星巴克为例,消费者如今在星巴克已经不再是为了单单买一杯咖啡,而是购买星巴克整体空间、环境与服务,那零售药店能否向星巴克学习,形成自身的第三体验空间?” 

伊齐基尔·伊曼纽尔在《未来的处方》中同样提到一个慢病管理的有效案例:“没有什么高科技,也不复杂,只靠很多很多的人际互动保证每个高成本、高风险患者始终获得基本的医疗。”

经验在实践中获益。2019年10月,重药和平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与欧姆龙健康医疗联手,在位于重庆最繁华的地段——渝中区步行街的临江门店推出全国首家欧姆龙Health+智能健康家体验店。

在一楼近140平米的服务体验专区内,放置了欧姆龙医院级的检测设备,为前来门店的消费者提供包括对动脉硬化、眼底病变、肺功能等全套免费检测体验。

欧姆龙Health+智能健康家落户重庆和平药房

重庆和平药房的店员会面对无数次相似的疑问:我血压为什么会不稳定?检测出来的眼底病变、动脉硬化有多严重?一定要去医院吗,自己在家需要注意什么?另一层面的问题则是针对各类家用医疗仪器:买回去怎么用,效果和在你们这里一样吗?坏了怎么办,保修有多久? 

“第一批体验吸氧的顾客有14位阿姨,每次来的时候,店员都会抽空和她们聊几句,加上一些专业的介绍,比如吸氧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同时记录她们的健康数据和体验感受。”最终,两个月内,这批顾客陆续全部购买了制氧机,责任人刘力介绍道。

商务楼内的办公白领也有一批成为“忠粉”。起初,刘力带团队一起扫楼,到附近办公室发福利——免费吸氧和低频按摩。“第二天便有两位办公室的人都来体验,疫情过后我们还计划到附近学校和健身房,邀请学生老师等免费做健康检测。” 

如同一滴水在流动中汇入水库,其相关监测数据嫁接了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专用慢病管理平台,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数据同步,实现了三甲医院医生的慢病现状可视化,建立起医院-药店-用户的健康医疗管理闭环。 

借力于各类诊断检测仪器,药店得以全方位记录患者的健康数据并提供康复管理方案,减轻医院医生的工作量,同时满足大范围的治疗需求。

实际上,在防疫期间,慢病患者的需求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2月2日,国家医保局发出通知,积极支持“长处方”,实现“便民办”。对于慢病患者,经诊治医院医生评估后,支持将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

当无数种休闲度假的理想方式变为同一种宅家生活,每个人的日常习惯被放大了细节,“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则贯穿其中。心系数百万呼吸疾病患者,欧姆龙在全国各地推出“宅家氧”计划,为患者提供医用级家庭高流量供氧,并启动无接触社区安心送服务,通过1对1在线氧疗指导实现居家氧疗,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减缓慢病进程。 

毕竟,慢病治疗的关键不仅医院或药店,更是融入生活方式的长期管理。 

(文中张琳 胡燕 周萍 刘力均为化名)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