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灾害防御心理专家祝卓宏:疫情会留下怎样的心理创伤?

“按照国际的统计,95%的人在大的应激事件后都会产生这种创伤应激反应,但只有10%左右的人,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不容易自愈,如果不接受正规的治疗或是干预,可能会持续多年难以疗愈。”

责任编辑:邢人俨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武汉本地志愿者穿着防护服来到东湖凌波门晒晒太阳。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按照国际的统计,95%的人在大的应激事件后都会产生这种创伤应激反应,但只有10%左右的人,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不容易自愈,如果不接受正规的治疗或是干预,可能会持续多年难以疗愈。”

至少十条心理热线、数千位心理咨询师正在提供针对当前疫情的心理援助。心理学服务平台“壹心理”在全国范围内发放了超过11万份问卷,分析2020年2月10日至13日大众的心理健康状况。数据显示,超过25%的人心理状态堪忧或不佳,愤怒是排名第一的负面情绪。

非典时期的许多研究指出传染病会留下严重心理问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SARS痊愈出院的病人在三个月内表现出抑郁和焦虑状态的比例分别是16.4%和10.1%。

在重大灾难面前,最常见的问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湖北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肖劲松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心理创伤分为两类:一类是首次经受的创伤,自愈能力较强;第二类是“复杂性创伤”,即有过创伤经历的人,面对疾病暴发,叠加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心理创伤,这需要一对一的深入干预。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如何走出疫情带来的心理阴影将成为未来的难题之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顾怡曾参与天津大爆炸后的心理援助,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如果国家有一个非常重视的公开哀悼仪式,比我们在私底下做一万次心理辅导要好。”

汶川地震后,祝卓宏作为中科院第一批心理援助专家进入灾区,在绵竹进行了三年心理援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