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到确诊证明的“疑似”医护

由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部分医护尽管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也拿到了血检、CT等检验报告,但“疑似”的标签还是牢牢伴随着他们。

责任编辑:曹海东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护士正在交接工作。 (新华社/图)

(本文首发于2020年3月26日《南方周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线报道”)

由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部分医护尽管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也拿到了血检、CT等检验报告,但“疑似”的标签还是牢牢伴随着他们。无法拿到确诊证明,使得后续的工伤认定、申领商业保险理赔和公益基金资助等都陷入不确定性中。

对于确诊感染的绝大多数医护人员来说,触手可及的是保险产品中包括的确诊保障金和确诊住院补贴。这些理赔往往需要这些医务工作者主动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交由机构审核,包括抗击疫情的工作证明、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医学证明等。

部分保险机构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提供由医院盖章的因抗疫感染的一线医护证明,非医生或护士的医务工作者(如医院后勤人员等)并不在其理赔范围之中。

听到“复阳”消息,有人可能会惊慌,但对沈孟来说,却有一点点庆幸。

这位来自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参与早期抗疫的医生,从2020年1月18日左右开始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做完检查后,沈孟联系了所在医院医务处,得知自己“可能感染了”。

1月下旬至2月,数次CT检查均显示沈孟的肺部具有病毒性肺炎症状,但由于其口咽拭子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医院无法出具新冠肺炎确诊报告。

无法拿到确诊报告的医护人员并非沈孟一人。多位湖北医护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由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他们尽管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也拿到了血检、CT等检验报告,但“疑似”的标签还是牢牢伴随着他们。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上述医护人员主要于2月之前发病,出现了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的临床症状。当时医院一床难求,只好自行隔离观察,没有进行核酸检测,或者等有检测的机会时核酸结果已呈阴性,无法同时满足诊疗指南的多项要求而得到确诊证明。

无法拿到医院出具的新冠肺炎确诊医疗证明,意味着这部分医护人员的后续工伤认定、申领商业保险理赔和公益基金资助等都陷入不确定性中。

3月21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官网(以下简称红十字基金会)公示显示,2693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医务工作者,每人将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