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问责“疾风骤雨”,多地纠偏防止泛化

有的地方没有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而是问责“一大片”。

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疫情再次将精准问责、规范执纪的话题推到前台,“此种形势下,问责更需实事求是,绝不能让问责数量成为衡量监督力度的关键指标”。

“包容点就是问责不力,严格点就是简单化、泛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平衡并不容易把握。

责任编辑:钱昊平 吴筱羽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2月14日,太原武宿机场的工作人员在廊桥内进行消毒作业。 (新华社记者 曹阳/图)

(本文首发于2020年4月23日《南方周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线报道”)

有的地方没有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而是问责“一大片”。

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疫情再次将精准问责、规范执纪的话题推到前台,“此种形势下,问责更需实事求是,绝不能让问责数量成为衡量监督力度的关键指标”。

“包容点就是问责不力,严格点就是简单化、泛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平衡并不容易把握。

2020年1月29日,对新冠疫情“防控不力”的杨文斌被停职检查,他是四川蓬安县鲜店乡乡长。

4天前,鲜店乡排查出一名武汉返乡人员,但乡卫生院未按要求及时对此人进行体检筛查,乡政府也未跟踪督办,导致对该返乡人员的居家监管脱节。杨文斌被停职的当天,乡卫生院院长也被免职。

四川省纪委公开通报这起案例后,在四川某地级市纪检部门工作的王伟(化名)感慨颇深——不断公开的问责案例,震慑了不同级别的官员,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王伟观察,笼而统之地问责,干部很难放开手脚做事,而且任务下派后,干部瞻前顾后地掂量后,会选那些问责风险低的事来做。

2月初,王伟感觉政策风向有了变化。原来,四川省纪委已发现了问题,为了避免问责过多过滥,决定对疫情问责提级审核把关,问责县处级以上干部由省纪委审核,对县处级以下干部问责,要报市(州)纪委审核。

“此种形势下,问责更需实事求是,绝不能让问责数量成为衡量监督力度的关键指标。”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疫情再次将精准问责、规范执纪的话题推到前台。

疫情期间,不仅是四川,内蒙古、陕西、山西、山东、广东等地,都出台了文件,探索建立防止问责泛化的机制,中纪委也多次下文强调精准规范执纪。

“疾风骤雨”

“每天都有,数量还不少。”王伟用“疾风骤雨”形容疫情初期问责的高压态势,他平常也看各区县上报的问责数据,但“以往没这么多,扶贫领域稍多一些”。

一个村“出事”了,往往会牵出几个干部被处理,轻则被批评,重则免职。王伟说,如此高密度地问责,自纪检监察制度改革以来较为少见。

高压之下,官员被问责的原因多种多样。

湖北黄冈市卫健委原主任唐志红,是疫情中因防控不力被问责的典型,2020年1月30日,中央指导组派出的督导组抵达黄冈,她作为卫健委主任,对当地疫情“一问三不知”,随后被免职。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南方周末记者 杜茂林 南方周末实习生 龚柔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