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能否打破公募怪象?

公募基金同时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提成,相当于既有了“旱涝保收”的能力,又能赚取超额收益。

根本性的转变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多年熊市让银行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了尾佣。

美国家庭投资者主要通过企业雇主的养老金计划进入共同基金市场,基金的渠道商包括了经纪商、独立财务顾问、银行、保险公司等多方渠道。而中国,银行是公募基金销售的最主要渠道。

(本文首发于2020年5月7日《南方周末》)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冯叶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20年4月1日,湖北宜昌,市民在银行门口排队取钱。基金费率居高不下,是因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费进入银行等渠道商的“口袋”。 (人民视觉/图)

公募基金越卖越好,投资者却越买越亏。

这一怪象已成为公募基金业壮大的绊脚石。自2019年下半年,行业试图以基金“降费”为切入点进行改革,6家基金公司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批试点,近期即将发行。

所谓浮动费率,即投资者根据基金实际业绩的高低,按一定比例支付管理费,也就是让基金经理“多劳多得”。公募基金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每年的管理费。

而长期以来,多数公募基金产品采取固定费率制。无论牛市还是熊市,也不论亏损还是盈利,基金公司每年都有固定收入,如此“旱涝保收”逐渐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有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基金费率居高不下,是因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费进入银行等渠道商的“口袋”。这被行业称为“尾佣”。尾佣如果不减少,即便浮动费率也不能真正解决基金公司收费高的问题。

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股市下跌行情中采用浮动费率,势必会降低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公司可能更没有动力发行类似产品,浮动费率能否真正撼动长久以来的固定费率制度,依然前景未明。

熊市保本,牛市提成

根据中国证券报等媒体报道,获批的6只浮动费率基金分别由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兴全基金、中欧基金和华安基金这6家基金公司发行。6只均属于混合型的基金产品(股债双投),且按照“固定管理费率+有条件地提取业绩报酬”的方式进行收费。

具体来看,上述基金均采用0.8%的固定管理费率,当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8%时,基金公司可对超过8%的部分提取20%的业绩报酬。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浮动收费方式难说有没有变得更合理。

“私募基金是固定费率(1.5%)加上超额收益,上述比例已经和私募基金差不多了,但是公募能否跑赢私募是个大问题。”北京东方引擎资本CEO吕晗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相比私募基金的高风险高收益,公募基金追求稳健收益,相应地风险也较低,没有合格投资者的门槛。

也有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若公募基金同时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提成,相当于既有了“旱涝保收”的能力,又能赚取超额收益,对投资者不公,“在熊市的时候能够保本,在牛市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