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有一点史瑞克化

一纸空白有点禅味,灵感来自慧能的“本来无一物”,背后的讯息却是美国式的大树特树“自我”。但果真有那么大文化差异吗?慧能也用论“无”夺得南禅掌门人的权位。

【史家经纬】

美国的梦工厂在北京奥运前夕推出《功夫熊猫》,对正在成为世界性潮流的中国热具升温作用,响起一片赞叹之声,被誉为东西文化整合的结晶。在国内放映时,熊猫的栖息地四川适逢大地震,该片亦一度成为泄愤对象,被指责为剽窃中国的国宝与国技,甚至有人说功夫熊猫的眼睛是绿色的、非本土化。

文化的生命在于不断被再生产,在不同环境、脉络、历史中再生,在这里并没有先天的框限,文化是人类遗产,把原属自然界的熊猫“国有化”才算荒谬。中国的歌曲“茉莉花”被谱入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变成主旋律之一,比以前更普世,也更不朽。有超乎领域先天上代表“邪恶”的绿色吗?此色对德国的绿党、台湾的绿营、爱尔兰共和军、伊斯兰的什叶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东西。

《功夫熊猫》的许多概念和意象成语,并非出自中国大陆,其灵感来自战后香港的武侠风,乃传统武侠想象在战后殖民地香港的再生,也是在现代环境底下的变奏,而功夫热则由李小龙传到美国。美国导演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2003-2004)就是好莱坞对1970年代香港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