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售罄、股票涨停……头盔最近为何这么火?

责任编辑:贝贝

一个“头盔”催热了销售市场,也带火了相关上市公司。

南都记者留意到,此前公安部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将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行动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违者将被罚款。

那么,何为“一盔一带”?“一带”是指安全带,“一盔”是指安全头盔。

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小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而不系安全带和不戴头盔,已是造成交通事故中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来自浙江新闻客户端的今日消息显示,近日,因为“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计划在全国推行,该省也在5月15日下午审议通过《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搭载人应当佩戴安全头盔,违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警告,可以并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该规定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受此影响,头盔一夜爆红。义乌警方注意到,不少原先卖口罩的人又在朋友圈开始卖头盔了。民警表示,此时还是不得不“泼泼冷水”,提醒大家警惕头盔买卖骗局,切莫跟风。据悉,5月16日晚上,租住在义乌市稠江街道龙回一区的汪先生通过微信群加了一个“卖头盔”的人为好友,对方以“意向金”为由,骗走汪先生2000元钱后“失联”,后其向义乌市公安局稠江派出所报了案。

据南都记者调查,目前部分电商平台的卖家已在借“一盔一带”政策做动销。在淘宝上,多个显示发货地址为浙江的卖家,推出了价格几十元到数百元价格不等的头盔产品。在闲鱼上,也有用户借“一盔一带”做起了借“一盔一带”生意。此外,天猫店也已有店家开始打出了“一盔一带”的营销噱头。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16万家经营范围为“ABS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头盔”,且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以下简称“头盔产业相关企业”)。其中“复合材料”相关企业4.5万家、“玻璃钢”相关企业10.5万家、“碳纤维”相关企业1.1万家,“ABS工程塑料”相关企业16家。

除了消费市场中的头盔受到热捧外,证券市场中涉及头盔生产的上市公司,同样受到资金关注。南都记者留意到,18日部分券商已上线“头盔概念”。以国泰君安为例,其于5月18日上线得“头盔概念”今日便大幅高开,开盘报3016.22点,盘中一度触及3045.26点,收于2937.54点,涨2.41%。

南都记者从纳入概念的个股中发现,相关个股仅与头盔“沾边”。其中涨停个股国立科技和南京聚隆,主要涉及环保材料及其制品生产,成品主要供应高档运动、汽车配件等领域,主要以包含头盔原材料生产的供应商;而借概念上扬的三夫户外则是多运动品牌的经销商,其中工地头盔仅是该公司代理的其中一项产品。

广东一名券商分析师向南都记者表示,因政策规定引起的头盔销量提升,短期内为资金提供相应的炒作题材,与此前疫情驱动的口罩行情走势有一定相似”,但从中长远角度来看,头盔销量对公司业绩影响不明。另外随着政策实施落地,相关题材利好见底。“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南都记者解释,目前政策实施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资金关注更多从题材热度考虑。但是,头盔给相关上市公司利润增厚的作用有限,“当然对于某些上市公司而言,短期内可能从电动车群体中获得一定增量空间,但长远来看收益有限”。沈萌也强调,从头盔利润率、消费周期等考虑,目前增量并不能令相关上市公司与行业带来“突飞猛进”的效果。

虽然距离“一盔一戴”政策全国正式实行有一定时间,但对于头盔今后销售动态,南都记者将持续关注。另外头盔概念是否值得跟进,19日上午《南都财经早评》将对该概念进行分析点评。

(来源:南方都市报)

网络编辑: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