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民 让“野生”的中国影像被看见

他是电影学者、影评人、策展人,CIFF发起人之一,多部独立影像的监制,数年来扶持青年创作者,近年又推出个人名义的“十荐”。这些,都是为了增加“野生”影像的可见度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雨僧

图 / 本刊记者 姜晓明

2020年6月8日晚,影评人和独立电影推动者、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张献民在网上发布了他的第二届“十荐”入选片单和他撰写的总结综述。

所谓“十荐”,是他以个人名义在网络征集影像作品。时长不限,内容不限——实验、动画、虚构、非虚构等。他集中一个月左右时间看完后,推荐10部作品并为每篇写出500字影评。

这是他继2017年末征集以来,发起的第二届“十荐”,“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独立电影,也希望发现不为人知的创作者、新的作品”。选片的标准只有“创造性”三个字。

已知天命的张献民,大学毕业便参与了荷兰导演伊文思的最后一部纪录片《风的故事》,留法后回国任教,写出了《看不见的影像》;他是CIFF(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发起人之一,担任多部电影的监制、制片和影展策划,组织过独立影像巡展和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还出演过《巫山云雨》《柔情史》等影片。近年来,他平均每年看500部影片和500个左右的剧本。“多能的活动家,独立电影推手”,是圈内多数人对他的共识。

《巫山云雨》导演章明听到“十荐”的消息,笑称这是“标准的张献民做的事情,和他去年邀请我做‘青年导演训练营’导师一样,殊途同归”。

“看见”

2018年1月15日,还在杭州读大二的学生祝新把自己的作品《漫游》递给了张献民。片子在祝新生长的杭州拍摄,讲述夏日里,女孩李森林发现父亲莫名离家,母亲的旧友秋秋阿姨却意外来访,说起十年前关于丧夫的运河往事。

祝新导演的《漫游》剧照

张献民评述:《漫游》是一个貌似非常散漫的虚构长片,很沉稳,人很笃定,每次画面内移动都有道理但多少暗含一点意外。它“如此从容,铺排得又很开阔”。他承认自己“没看透”这片子,也猜不到作者的电影观念是如何明确起来的,但并不讶异。

两个月后,《漫游》入选“新人十荐”(另有“成熟作者十荐”)。此后,趁着去杭州参加西湖纪录片大会的空隙,张献民和祝新、另一位“十荐新人”入选者郑陆心源见了个面,见缝插针地聊了会儿。

在那之前,张献民留在祝新脑海里最早的形象,是他在娄烨电影里扮演的若谷,和一个在独立电影方面有判断力的老师。接触后发现,这个头发灰白、说话不疾不徐、不时泛出冷幽默的长者,比自己想象的要更疯狂。

“他选片、评论的角度都非常的私人,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祝新记得特别清楚,张献民讲入围“十荐”的《天落水》,“那是民国舞女题材的电影,他引申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线索(备注:张献民评《天落水》“就是《赤地》,《秧歌》,就是《今生今世》未删节版。是谢晋《舞台姐妹》去除掉道德焦虑和贫富控诉……)。” 

2018年10月,《漫游》入围釜山电影节并获得新浪潮奖提名,次年又入围第69届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

在投给“十荐”前,郑陆心源将作品《在死海里醒来》递给过其他机构和平台。对于“十荐”,她没有任何功利的期待。“但张献民老师做这件事,让我们彼此看见,能接触到一些有勇气的作品。”一个意外收获是,首届“十荐”入选成熟作者的导演陈轴参演了郑陆第一部剧情长片《她房间的云》。这部电影在2020年2月摘得鹿特丹电影节最高荣誉金虎奖。

郑陆心源导演的《在死海里醒来》入选第一届“新人作者十荐”

比他们年长一旬的黄骥,凭借自己与丈夫大冢龙治合作的剧情片《笨鸟》,也获选了第一届“成熟作者十荐”。她与张献民渊源更深。

在北电读大二时,黄骥在社会实践调查课里,以老家的地下六合彩为主题,拍摄了自己的纪录片处女作。做好片子以后,“纯从自己感情出发,不知道怎么用。”

她的导师杜庆春看到,向张献民提及。后者便带着黄骥去参加广州纪录片大会,并策划了放映活动。

黄骥回忆,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影展,第一次把自己拍的东西放给别人看。她头一回觉得自己拍的东西是“比作业还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