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本“与灾害共生”的文化观察

突然降临的灾害会造成日常生活秩序的破坏,但现代社会又是 一个高度复杂、高度 多样性的共同生活体系,灾害发生时以及发生后,它往往还会引发同样严重的次生灾害。由于人们以及政府因其必然有限的理性和能力,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无可避 免地会发生失误,因此,为了将灾害造成 的影响降至最低,一 种多重的防御机制就显得必不可少。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2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在疫情下,日本的樱花开了。

对灾害认识的转变

新冠病毒的突然暴发与流行有着强烈的“自然灾害”的特征。对于“灾害”,人们并不陌生,社会科学家将其特征归纳为:(1)突发性;(2)社会出现混乱;(3)非常规的应对举措;(4)人们由此获得全新的生活体验;(5)此前的价值观遭遇危机。因此,灾害往往又被看作是“解剖社会、揭示社会本质的机会”(大矢根淳等编:《灾害与社会1:灾害社会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这些说法不难理解,它们正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曾经或此刻正在经历的事实。问题是,我们从灾害中看到了怎样的社会?日本是当今世界少数灾害频繁暴发的国家之一,它在对抗灾害时形成了异常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自己的“灾害文化”。这给我们观察日本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

在今天的日本,学者们一般会用“复合型灾害”这个说法来描述灾害的属性,意思是说,灾害包含着作为自然灾害的“天灾”和作为人祸的“人灾”两个侧面。“天灾”具有不可抗、宿命性的一面,“人祸”则是人们应对灾难时无可回避的责任。显然,“人祸”或者“人灾”有着指向特定对象的道德批判和责任追究的属性。灾害在发生过程中以及发生后,学者们会盯着灾害过程中的“人灾”的侧面进行剖析和批判,目的当然是吸取教训,以建构更好的应对灾害的模式。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东日本大震灾”后,灾区和救援措施应对井然有序,获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其实,日本国民之所以举止有方,与他们对此前灾害的反复检讨、从中学习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么,在日本,灾害必然有的“人祸”侧面究竟属于谁的责任?在这一点上,我们容易看到日本应对灾害时的深层观念与行动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将“人祸”最小化,它建立在与灾害共生、救灾责任分散与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之上。这些关于灾害文化的观念与行动模式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支持,形成了整体性的应对模式。

当然,由于日本并非是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最初的暴发地区,这让它能够相对从容地面对疫病的到来,采取与实际情况相对应的举措,而其核心意图就是“人祸”的最小化。这种意图在2020年2月25日颁布的《基本方针对策》中得到了法律上的规定,那就是将疫病对社会、经济体系的冲击降到最小。从灾害文化或灾害观的角度来看,这种应对模式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在灾害面前人们并没有“必胜”“人定胜天”的观念。日本国民上下对灾难的容忍度,有效防止了面对突发灾害时的过度反应:惊慌失措,呼天抢地,抢劫暴乱,寻找替罪羊,这些都罕见于现代日本社会。这其中当然有一个认知的转变过程:“天灾”不可避免,“人祸”也不可避免。

有日本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主义在日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