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闯海人

“自贸港政策一定会吸引一批人来,需要这批人创造价值,跟海南岛一起成长,我们想当第一批人。”

海南的人才匮乏主要是出于几种原因:一是本地产出难。海南本地的高等教育院校较少,主要以技校为主。其次,综合营商环境相比内地相对较差。

(本文首发于2020年7月23日《南方周末》)

发自:海口、琼海、三亚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目前,博鳌超级医院采用“1+X”模式,已有21个院士专家团队入驻。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图)

2020年6月8日,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公开表示要吸引“百万人才下海南”。此前七天,《海南自贸港总体方案》刚刚出台。

这不是海南第一次向内地的人才抛出橄榄枝。1988年,十万闯海人南下淘金,海口的街头人头攒动。但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地产泡沫破灭后,闯海人黯然离去,留下一地烂尾楼。

但这一次,在一系列密集的政策加持之下,海南要打造的是一个全球最大的自贸港。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更自由的投资和贸易,海南要吸引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来自全球的人才。

2020年6月,90后青年杨旭辞掉上海的工作,只身回到曾经读书、生活过的海口创业。对于海南自贸港,他比一般人更乐观,“这波一定有人会做起来,我希望我就是那个人”。

“我们想当第一批人”

南方周末记者在一家咖啡厅里见到杨旭,他只要了一杯白水,“最近咖啡喝多了”。

杨旭毕业于海南一所师范院校,2019年3月从上海汇丰银行辞职,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南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此后,杨旭开始研究海南自贸区政策,很快打定主意要回海南创业。

2020年5月30日,杨旭在知乎开通个人专栏《创业在海南自贸港》。巧合的是,海南自贸港总体规划方案次日正式出台。“知乎上就炸了”,很多人找到杨旭,向他了解海南自贸港的信息。

6月17日,在回到海南的前一晚,杨旭建立了一个线上交流社群,将近三百人进群。7月初,杨旭特地为群友在海口举办了一场“新闯海人”的线下交流会,分享他这两年来对自贸港的观察和认识。原定计划最多能来30人,最后却到场53人。

现场的人来自长沙、汕头、北京、成都、昆明、广州、深圳,也有本地的,这个群体中有刚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商人,也有公务员。“基本都是80、90年代出生的人。”

“北京的一位朋友拿着核酸检测就过来了,还有两位从成都出发的朋友,飞机延误了两班,还是坚持赶过来。”杨旭将这群人比做当年那批怀揣梦想踏上深圳特区热土的年轻人。目前,社群人数已接近350人,照他的预计,不到8月,群就满员了。

在那场交流会上,杨旭毫不掩饰对海南自贸港前景的期许:看衰的人太多,而看好的人占不到10%,而成功者会从这些看好者中走出来。

杨旭回到海南的一个月里,天南海北的群友来到海口,找到杨旭交流海南自贸港信息,光是咖啡厅,就进了几十次。最忙时,一天要见四拨人。杨旭已在海南开办分公司,主要为闯海人提供咨询服务。

不单是为内地的“闯海人”服务,杨旭更看好未来的服务外籍人士的市场,他的目标也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