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三十年,中概股归港

中国“独角兽”们纷纷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一方面是因为美股改变了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像2010年中概股回潮时一样,港股再次对它们敞开了怀抱。

截至今年6月,香港的上市公司共有2487家,来自内地的企业有1265家,市值占港股总市值整体的77.8%,成交额则是整体的81.3%。

中概股回归有三种方式,绝大多数公司会选择保留美股,同时在香港二次上市。港股市场自身的支撑能力存在考验。

责任编辑:张玥

2020年5月,香港交易所,门前有一头蓄势待发的卧牛与一头昂扬向上的立牛。 (IC Photo/图)

2020年7月20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宣布,将启动在A股科创板和香港主板同步上市的计划。去年11月,其兄弟企业阿里巴巴就已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个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上个月,京东、网易均已完成赴港上市进程。更多企业在路上——B站、百度、携程、58同城、易车、搜狐畅游、聚美优品、新浪等互联网企业均传出私有化或二次上市的讯息。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中概股(即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它们的目的地也大多相同:香港。

30年前,中国企业用两条腿走路,一边走进了香港,一边走向了美国。随着全球化加速、互联网兴起,国内上市公司在香港和美国资本市场的身影日益庞大。截至2020年6月,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共有1265家,在美股的中概股有248家,二者相加,相当于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四成。

入港三十年

17年前,郭嘉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港股项目,一只国企红筹股,郭嘉当时就职于一家香港投行。当时绝大多数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仍被称作红筹股。所谓红筹股是指在境外注册、境外上市的企业,但公司仍由中国境内股东实际控制。

“红筹的‘红’字象征红色中国,(说明)这些红筹股绝大部分都是国有控股。”郭嘉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红筹股最早还要追溯到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代末,A股市场的建设尚未成熟,拥有一定经验、联通国际市场的香港股市成为国企迈入国际资本市场的突破口。

当时,内地市场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尚不完备,注册在内地的公司无法在海外上市,所以中资企业纷纷在香港注册成立公司,继而在港上市。于是,那时招商局、中信集团、中旅集团、中国银行等少数央企纷纷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直到1990年,中信集团借壳香港泰富“曲线”上市,并更名为“中信泰富”,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只红筹股。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催热了第一波红筹热潮,“粤海投资”“上海实业”“华润创业”“港中旅”等一批规模较小的综合性国企成为第一批红筹股,其中包括地方驻香港的窗口公司。

然而,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的能力,于是H股公司应运而生。H股公司是指在内地设立企业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因为股权都在内地,H股的申请条件相对严苛,在满足港交所上市要求外,H股公司还要获得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准,同时满足证监会对其财务额外的要求,公司才可以前往香港市场上市。

相比之下,红筹股只需主管部门点头并满足港交所的要求即可,因此在当时,H股无论是数量和体量都无法与红筹股比肩。到了1996年,红筹股“红”成了现象级“概念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