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六百年 | 阎崇年:我去过故宫一千多次,次数多了体会就更深了

“我最喜欢的就是太和殿前广场。这个广场一般人都不大注意,这个地方雄伟,1952年在这开过一个亚洲与太平洋区域的国际性大会,5万人装得下。后来去多了,你看这太和门瓦是黄的,柱子是红的,围墙是赭色的,水是绿的,桥是白石桥,这个地方是灰地,七色都有,简直是一幅油画。所以我说故宫初看是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再就看文化、看艺术,再就是更高了——看故宫的精神。”

责任编辑:邢人俨

阎崇年(梁淑怡/插图)

86岁的历史学家阎崇年把时间分割成一个个单元,上午下午共四个单元,除了午休一会儿,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他家的书柜由他亲自设计,不同尺寸用来装不同种类的文献。为了装下尽可能多的书,连餐厅上方的天花板也做成了书柜。

阎崇年因参加央视“百家讲坛”而知名,2012年,他开始讲“大故宫”系列,之后八年,他写了八本与故宫有关的书籍。今年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了,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写了四个月,阎崇年完成了第八本与故宫有关的书——《故宫疑案》,32万字,讲述28桩历史疑案。

阎崇年第一次去故宫是在1949年,这些年算下来,已经去了故宫一千多次了。“故宫是一次看一点,有一点体会,看的次数多了体会就更深了。”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阎崇年出生于山东蓬莱,从曾祖父到父亲几代人都在北京谋生,幼年时期他常听奶奶讲历史故事,以及男人们在北京带回的见闻,自小就对故宫有“非常美好的印象”。蓬莱当地有句土话,意思是如果不上北京,等于枉来人间走一遭。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后不久,阎崇年来到北京。父亲带他去看故宫,从天安门、午门进入,门外有人卖烤白薯。那时大殿对游客开放,导游拱他上去坐坐,阎崇年想到金銮宝座是皇帝坐的,拒绝了。“不自觉地对文物、对皇帝宝座有种敬畏。”他回忆。

在阎崇年的印象里,当时故宫年久失修,太和殿前广场的砖地坑坑洼洼,一不小心就会崴脚。美国艺术收藏家珍妮特·埃利奥特在一本书里形容:“……里面杂草丛生,垃圾成山,有些部分甚至被半埋在沙土里。大约有25万吨垃圾被运走,整整装了8300车。”后来几年,故宫修缮工程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到1957年,整个修葺一新。

讲了《大故宫》系列后,远远从神武门走过,阎崇年会被工作人员热情地迎进去。他笑称自己成了故宫的宣传员。

有一次阎崇年写到雍正皇帝从乾清宫搬去养心殿,历史上都说雍正务实勤政,去乾清门上早朝更近了。阎崇年疑惑,“很近,到底有多近呢?”问了几个故宫老先生,都说不出具体,于是他请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一起去实地测量。两个人用皮尺测量了后寝殿前门到养心殿后门的距离,“雍正皇帝上班,从迈出家门口到办公室门口一米八,不是亲自量我也不信”。

单霁翔评价阎崇年,“我觉得在这些学者身上有特别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严谨。”

2020年5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