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在意孩子在听什么歌” ——抢救童谣

每到一座城市,朋友们给小河分享童谣信息时,常常遗憾道:要是早两年来就好了,有个爷爷/奶奶记得的童谣很多,但他/她已经走了。

(本文首发于2020年7月30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刘悠翔

“寻谣计划”上海站第一回在雍福会140岁的广玉兰树下举行,80岁的奚保国是浦东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在现场教唱一首方言童谣《浦东摇篮曲》。 (受访者供图/图)

2020年6月28日,梅雨季的上海天空堆积着乌云,仿佛下一秒暴雨将倾盆而至。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露台上,头戴斗笠帽、身穿黄色T恤的独立音乐人孙大肆弹着吉他,领着现场参与者唱起童谣《摇船》,他们的心情没有受到天气影响,笑容里绽放着明媚。

“不要怕浪头高,用力啊用力,摇啊摇啊摇。”传唱近百年的《摇船》记录着二十世纪来上海谋生的江浙人的奋斗精神。这首童谣留在孙大肆外婆的记忆里,九十高龄的她因身体不便无法来到音乐现场,教唱的接力棒传递到孙女手中。

小河是音乐现场制作人,也是“寻谣计划”发起人。在他的指挥下,参与者跟着孙大肆及其他音乐人唱起来,男生唱一部分,女生唱一部分,再大合唱。乐队即兴加入演唱,中阮、小提琴、笛子等的旋律融入歌声。一曲终了,现场所有人共同完成了这首音乐作品,赋予老童谣以新生命。

2018年,小河受北京打磨厂艺术机构邀请,设计四合院里的展览,“胡同童谣”的概念那时浮现在他脑海中。小河发现,在时间长河里,胡同文化和胡同里的老人渐渐消逝,他想以音乐为媒介,去寻找并激活这些将被遗忘的记忆与文化。

“胡同童谣”后来扩展为“寻谣计划”。两年来,小河和团队成员们走过北京、杭州、长沙、上海,寻访了一百多位老人,采集到两百多首童谣。寻谣旅途尚未停止,他们的脚步还将迈向更多城市。

寻谣过程中,小河发现,70%的童谣为大众熟悉,它们印刻着不同时代主流价值观的痕迹,带有强烈的功能性与目的性。但小河想寻找音乐性与艺术性更强的稀缺童谣,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希望寻找到体现人类共性的童谣,呈现那些恰恰被忽略的童谣。它们应该拥有人性中共有的美——关于生命、童真、爱等等。”

在上海站的第三回音乐现场,小河如往常一样穿一身黑,脖子上搭着一条鲜艳的黄色毛巾,怀抱中阮,收尾时他对现场二三十位参与者说:“我们一起开始吧!找到那些本来不应该消失的,不应该被忘掉的,那些可以通过我们留到未来的美好的东西。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通道,把它们交接给未来。”

在音乐里,寻找人与人的连接

《卢沟桥》

卢沟桥,卢沟河,卢沟桥上走骆驼,

桥上驼铃叮咚响,桥下芦花一片白。

卢沟桥,卢沟河,卢沟桥上狮子多,

桥上狮子数不清,桥下芦花一片白。

小河常常这样介绍自己:“原名何国锋,1975年生于河北邯郸,是田巧云和何萍所的第三个儿子。”1999年之前,小河还是何国锋,他当过炊事兵、保安、琴行工作人员。1999年,他组建了“美好药店”乐队,成为主唱小河。

小河早期的音乐极具实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