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阅卷老师谈争议满分作文:别让引用“艺术”走向极端

为了更高的分数,我们会准备很多名人名言给学生去背——我们也想让学生看书,但有时他们真的没时间。

为了减少偶然性,作文阅卷会设置避免误差的机制。每篇作文都由两位老师打分。如果两位老师打分不匹配,分数相差超过8分,那么电脑会自动发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改了以后,与哪位老师分数接近,就与之计算平均分。

这篇作文,如果我们一般老师去打分,应该会有42分以上,50-55分也都有可能。

故作高深的风气不能开,这个文风不能倡导,否则学生没有了自己的话,尽是一些艰深晦涩的引用。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0年8月2日,浙江《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刊载了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中遍布“嚆矢”“孜孜矻矻”等生僻词,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等名家穿梭其中。文章还配发2000年开始担任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组长的陈建新的点评,“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把此文打成满分恰如其分。”不过,他不忘在点评末尾提醒,”其中的晦涩不希望同学模仿。”

这篇文章很快搅动舆论波澜,当日,《教学月刊》公众号便删除了此文。

热议的焦点,是这篇作文“配不配”打满分。该文大量引用佶屈聱牙的词汇和生僻典故,赞誉者称该考生博文广识,有思想深度。而抨击者中,部分网民直呼“不知所云”,指摘该文堆砌典故、用语欧化、表意牵强,将其作为典范是将浙江语文教学引入歧途。更有激进者直指“侮辱了语文”。

作家马伯庸在微博中评价:“考生本人的知识面和阅读量,确实远超同侪,这是很值得佩服的一点。问题是,没这个必要。”在他看来,作者完全沉迷在不可名状的“高级感”中,犯了辞不配位的问题,“但是,真正的问题,出在阅卷老师身上”。

8月4日,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一位曾多次参加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的语文特级老师。他虽未参加今年的高考批卷,但始终关注、了解批卷的情况。在他的叙述中,我们或能一窥浙江省高考作文教育的教学路径和导向。

以下是这位不愿具名的语文老师的自述:

2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被指晦涩难懂,阅卷组长指得分“恰如其分”。 (视觉中国/图)

我和陈建新(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同在一些语文教育的微信群中。这件事发生后,群里讨论非常热烈。此前,群里从未围绕一个问题,产生这样持续三四日的讨论。有些老师随意地发表看法,有些老师发表长篇大论,还有些老师会转来其他人的观点。一开始,我们都还挺高兴的,觉得这样的讨论是积极的,浙江的高考作文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可是不久,风向有些变了。批评声完全压倒支持声。在我们语文界,也有两大阵营,有些人叫好——觉得文章切题,引用恰当,甚至能反映出考生广博的知识面;有些人不叫好——觉得这样晦涩的文章不应该成为一个范文的导向,讲话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