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梁思成、林徽因的汾阳预查之路

1934年暑假,继上一年考察大同古建、云冈石窟和应县木塔,梁思成、林徽因再度踏足山西。这一次,他俩来到汾阳峪道河。时隔八十六年,我也来到了峪道河,背包里就揣着那份《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1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杨嘉敏

1934年在汾阳小相村灵岩寺预查古建时,梁思成抓拍下林徽因仰面与铁佛相视的一刻。四年以后,铁佛被化为铁水,制成了射向日本侵略者的子弹。 (作者供图/图)

此刻,我又一次拿起手机,端详着这张黑白老照片。画面中,一位民国装扮的娇小女子正仰面与一尊俯首低眉的大佛相视。她在想什么呢?佛又在想什么呢?

其实我“认识”这位女子,她叫林徽因。我还“认识”拍下这张照片的人,他叫梁思成。并且不久前,我才从这对伉俪取景留影的地方回来,那里叫小相村,就在山西汾阳。

曾是避暑胜地的峪道河

1934年暑假,继上一年考察大同古建、云冈石窟和应县木塔,梁思成、林徽因再度踏足山西。这一次,他俩应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费慰梅夫妇的邀请,来到汾阳峪道河。费慰梅在《林徽因与梁思成》一书中说,这是“一个能够让徽因暂时摆脱日常家务的机会”。不过,梁、林出于建筑学家的职业习惯,依然带上了心爱的“宝贝”:相机、三脚架、皮尺、历史地理书……结果,说好的避暑度假,变成了以峪道河为根据,四个人或徒步或骑毛驴或租传教士汽车向邻近诸县“多次的旅行”。费氏夫妇负责丈量等较简单的活儿,“思成拍照和做记录,徽因则从寺庙的石刻上抄录重要的碑文”。

那年9月,林徽因以这场“旅行”为写作背景的散文《窗子以外》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次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三期刊登了林徽因执笔,梁、林署名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纪略择要记述了在太原、文水、汾阳、孝义、介休、灵石、霍县和赵城(今属洪洞)八地调查的部分古构。取名预查,是因为梁、林已萌生重返复查之意。但直到1936年10月,营造学社“三进山西”才得以实现。可惜的是,成果还未及整理,七七事变爆发,营造学社匆匆南渡,托管于天津英资银行地下室的大批资料后遭水患毁灭。因此,《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弥足珍贵。尤其汾阳,成为梁、林考察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