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个黑洞——三年乡村支教所悟
单亲家庭的小孩,很容易将父母离异的事实错误归因为自己,总担心失去父母的爱,因此活在自责、自卑乃至恐惧不安中。外在各种不可理解的行为,其实都源于心中那巨大的黑洞。对症阅读,其实也是一种疏导和巩固,一种疗愈和重构。
责任编辑:温翠玲
众声喧哗的时代,哪怕最简单的常识,要住进心里,也要撞无数南墙,才能裂开一道缝,让光可以照进来。
四年前,将儿童阅读课程化、教育戏剧、综合实践课程一一尝试后,带着强烈的挫败感,我离开原单位,开始三年的支教生涯。当时那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才转身,就撞上现实更坚硬的墙:班级36个小孩,留守5个,单亲5个,心智障碍2个,还有无法固定的流动儿童以及学习障碍者。后来才知道在农村学校,这并非个例。
怎么办呢?怎么办啊?行到水穷处,反倒就地扎根,用地下的根须去探索脚下那漆黑的土地。
第一次见小宇,无法避开他那常年拖着的鼻涕,总是低头不说话,看人的眼睛如坏了的灯泡,闪一下,迅速熄灭。第一次家长开放日,下课时他姑姑惊慌失措地找我:“汪老师,小宇在学校怎么是这样的?我完全不敢相信!”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说,她倒豆子似的将小宇的过去倾倒在我眼前。
眼前,一次次断片:小宇两三岁时父母分开,妈妈带着哥哥远走他乡,爸爸将他留给爷爷奶奶外出打工。一辈子守着庄稼地的老人,觉得孩子没爹没妈的可怜,将溺爱当成疼爱,结果孩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考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