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章随手拍:“让公民成为管理者”意味着什么

伴随执法力度提升,一个必然的也是应该的逻辑结果就是,很多市民会不服,由此会产生许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甚至在引发全社会关注后,导致对法条本身的修改。这也是让公民成为管理者的题中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陈斌

一交警在指导孩子们练习交通指挥手势。 (新华社 王健民/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很多地方都搞了市民参与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的措施。只要下载一个APP,按要求注册完成就可以将自己在路上遇见的违章情况拍照上传。一些地方为了提升市民的积极性,还会给予一些奖励。

公民举报他人违法行为,在程序上并没有问题。交通违章行为都发生在道路等公共场所,也无侵犯隐私问题。最终由交警部门来处理,并不存在随意散播的问题。交通违法行为,一般都是简单的事实细节,一般来说,与观念、价值观、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关系都不大,所以简单明了,一般不会导致不确定性的争议。某种程度上,让每一个公民都成为管理者,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合理合法的。

不过,随手拍违章,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还有很多程序上的问题。

首先,普通公民对交通法规的认识,肯定会存在欠缺之处,并不足以支撑其执法,往往会误判,即便判断准确了,也缺乏拍摄技巧,采集的照片与视频很可能是无效的。实际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