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旧技术致敬

被寄予厚望的杀虫剂DDT比它要杀灭的蚊子消失得还要快。曾风光无限的超音速客机“协和号”已成绝响,徒留下静默的身躯在航空博物馆供人们唏嘘,昨夜星光璀璨的铱星而今已化做一道悲情的流星。曾经代表未来技术的核动力似乎成了明日黄花。

责任编辑:刘小磊

一些看似垂垂老矣的旧技术其实比广受追捧的新技术更实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在全球对新科技的一片欢呼声中,伦敦皇家学院教授大卫·艾杰顿(David Edgerton)似乎要扮演《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直言不讳的小孩角色。在其新著《历史的震撼》中,大卫·艾杰顿对190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与发明、创新及应用进行重新解读和评价。把我们的注意力从新技术引向旧技术,从大技术引向小技术,从富国技术引向穷国技术。他试图告诉读者,世界上大部分的变化是通过技术的普及应用而发生的,一些看似垂垂老矣的旧技术其实比广受追捧的新技术更实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技术”这一术语已经与发明 (新思想的产物)和创新(新思想的首次应用)紧密相连。技术史的记载方式大多以发明和创新日期作为历史编年基础进行记录。因此,20世纪最有意义的技术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即飞行(1903)、核能(1945)、避孕(1955)及互联网(1965)等等。但大卫·艾杰顿认为这种以创新为中心的技术史并不客观。他大胆采用了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逻辑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不由得发出“原来技术史还可以这样书写”的感叹。

于是,在这张20世纪新的技术史画卷上,技术不再为欧美发达国家所独有,肯尼亚、印度、孟加拉等落后国家展示了属于自己的技术——混合技术。人力车、避孕套、缝纫机、脚踏纺车、煤的氢化、自行车、瓦楞铁、水泥、石棉瓦、滴滴涕(DDT)等等,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