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ALK 人情之美与世事之憾:我心中的聊斋

史航-知名编剧、影评人、策划人

感谢大家的到来,也感谢现在可能是正在观看直播的网友们。今天我要讲《聊斋》,我要讲《聊斋》中的石清虚,他看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那块石头冒出小云朵的时候的那种喜悦,我们在看着西洋镜镜钟在一点点转动的时候,就是这种喜悦,这种喜悦才叫风华,要不然我们光看这些修复的钟表,这只是风物,风华它这层光华、光泽就在于人情、人性中间的美好,在劳动中间焕发出来的。

面对像明清风华,像故宫六百年的时光,我能带来什么呢?我就带这一头银发,来表示我有自己的沧桑可以叙述,就是非常简陋,大家要包涵这个简陋。咱们老说众生相,众生相貌,一张一张脸看着。我其实要讲的就是聊斋中的众生,讲他们人情之美,也讲世事中的遗憾,最后看看有没有在遗憾中间依然能焕发的人情之美。

“众生太苦了”

在讲聊斋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跟我一样胖,比我高一点的一个朋友,如果大家最近看《脱口秀大会》,以前看《吐槽大会》有这样一个人,他叫王建国。他的全名,如果你们最早关注他的微博,他叫死胖子王建国,但是他最近作为一个选手之后,他就叫王建国了,就是集王和建国于一身的男人,就是王建国。

他当时写过一个很小的一个小故事,我记得,他说一个妖怪大王下山去吃人,一帮小妖在山上等着,等着他吃完人之后能不能打包回来一点,那就是他们的口粮。但这个大王下山走了很长时间,而且回来时表情并不好,看不出他吃的开心不开心,也不说话,就闷闷地坐着,大家也不敢说话。最后妖怪大王就从山洞旁边一个冰箱拉开,端出一碗蜂蜜咕噜咕噜全灌下去,然后擦擦嘴,说了一句话"槽,众生太苦了"。

就是他下山去吃众生,但他最后的心情是"众生怎么这么苦啊",所以吃完还得喝一碗蜂蜜。这个故事就讲了众生太苦,连累妖怪,吃人都变成了一个苦差事。 

在众生之苦中找到温柔之气

聊斋中间其实讲的就是这些可能会被吃掉或者幸存的众生,他们的苦。在这些苦中间,我其实能找到一些温柔之气。这个要仰赖谁呢,不是我自己的慧眼,首先是我一个非常偏爱的作家汪曾祺,汪先生曾经写过一组聊斋改编的小故事,叫"聊斋新义",新的意义。

这个最近出了书,我也参与策划,终于帮他出了一本书,那里面,汪先生看故事是颗粒归仓的,他看聊斋中有一个故事,讲完之后,蒲松龄每次都是评价,叫“异史氏曰”,像“太史公曰”一样,那个“曰”里曰出另外一个小故事,可能蒲松龄也觉得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汪曾祺觉得不对,这个故事蛮重要的,所以他改写了,叫捕快张三,我给大家简单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捕快张三这个人,很有本事,好酒,色上比较寻常,娶了一个美妇人,也不太搭理,整天在外面出差,办案,交朋友。有一天从外地办差回来,快到家门口有动静,然后他喊了一声,看有一个人影"噌"好像从后窗跳出来跑了,是一个男人。捕快张三就冲进去了,他老婆非常淡定地看着他,好像没有什么,那个后窗户也已经搭上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张三问有人出去吗,她说没有啊,今天也没人来呀。行,那你给我做饭吧。张三第一次用很犀利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家,如同看着一个犯罪现场,就开始找,开始看。最后手伸到床上枕头底下,摸出一枚金钗,这不是他给买的,这就是罪证。他把金钗一举,“这是什么?”他老婆脸就绿了,坦白从宽,但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张三说"你这妇人,容不得你了",妇人说"难道你要赶我走,休了我吗?""没那么便宜,你今天就给我死,你去里屋上吊去”。那个妇人想想说"那你要把饭先吃了吧,我先伺候你吃饭""不用了,不想吃,我在这儿等你"。妇人说"你容我捯饬捯饬,弄好看一点再去死"。"行,你捯饬吧"。张三想:你捯饬成天仙,我也不会饶你。

然后那妇人妆化完了之后,慢慢地去里屋,慢慢地搬一个凳子,慢慢地把绳套垂在自己面前。张三这时候一直没有吃饭,一直喝着闷酒,背对着里屋,什么都没有看。但是他好像看见一样,后背长眼睛一样,他妻子的每一个动作都能感受到,感受到妻子几次把脑袋伸到脖套里,又停住,回头看看他。但最后一次妻子不再是试探了,这一次妻子把头伸进绳套没有出来,她把眼睛闭上了,就要蹬凳子那一刻,张三“啪”一拍桌子说了一句话,“你下来,一顶绿帽子未必就把人给压死"。他原谅她了,他们接着过日子,过了很多年,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这听起来就是一个绿帽男人的故事,而且还是这么一个忍辱负重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动人吗?他被汪曾祺复述得非常动人。我能感受到,就是一种,说颓一点,就是珍惜、怜惜的东西,珍惜、怜惜到什么地步?到了就是说,绿帽子对别人来说是一座山,对我来说就是一顶帽子,就是这样的东西。就是一顶帽子,我要你活着,我不要别人看咱们俩怎么样,这是我跟你的事,这是我跟你这辈子的事儿,咱们的事儿按咱们的方式来办。

所以我很感动这个故事,聊斋里这个绝对不是有名的故事,它跟那种倩女幽魂的小倩啊,它跟青风啊,完全不能比。聊斋里你好好读,颗粒归仓,很小的一点边角料,你拿过来,在这镶到西洋钟表上,它可能都是一块宝石,就这个道理。所以就是他的人情之美就在于这些细枝末节之处。

敏感地窥见世事中的苦痛和遗憾

但我要说事情的遗憾,有什么遗憾呢,它有一个非常短的故事,也很少见人提起,我就学汪先生,我把这个故事贡献给大家,叫四十千,铜钱一贯,四十贯铜钱,是什么故事呢?就是有一个人他老婆怀孕了,他要到当爹了,他挺高兴往家走。走着走着,从门外看到有一个人往他家跑,他说谁呀,那个人回头瞪了一眼就说了一句话"你欠我的""我欠你什么呀?"那个孩子往里跑:“四十千”。诶我欠别人四十千什么钱,我是坑过别人还是骗过别人,想不起来,但是这个人确实也做过一些亏心事儿,多了,混了。但是看着这个人就跑下去了,追也追不上,进门正喘呢,那边小孩在哭,一个孩子出生了,于是他知道这就是那个人,这个孩子就是讨债的。

他当爹了,但同时他确认自己是一个债主,而讨债鬼登门了。于是这个人单独弄了一个小屋子,里面堆了什么东西呢,堆了四十贯铜钱,就是这四十千,于是这个孩从满月,周岁,1岁,2岁,每天花在这孩子身上的钱单独是笔账,从那儿往下拿钱,用那个房间里的钱。孩子4、5岁了很可爱,别人都说你有个好儿子,他不搭茬,每次说完他就到那个屋数数还差多少。最后一次他进去的时候,就剩七百文了,七百文是什么呢?在那个时候,是买一口小棺材的价钱。他数完了七百文叹了口气,到院里,老婆抱着孩子正哄着乐呢,孩子瞅他乐要爸爸抱呢。他看着孩子,孩子笑呵呵看着他,然后他说了一句话"就剩七百文了",就说这一句话。那孩子不笑了,眼睛也变了,不再是一个孩子的眼神,是个成年人的眼神,是充满了愤怒怨怼的眼神,孩子突然就挣脱妈妈的怀抱掉地上了,摔死了。七百文买了棺材,埋了,这事儿了了,这个人重新成为一个没有儿子的、当过父亲的人,就这么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非常冷,很诡异,他就讲因果,讲宿命,讲很多东西。咱们也经常看到很多宿命的所谓封建糟粕的故事,但是我始终难忘这个故事,原因就在于说,这个孩子跟这个爸爸的缘分就在这儿堆着,就四十贯铜钱,每天用每天渐少,就跟我们打游戏看到一个血量一点点在见底,血槽要空了,这种直观性让人特别揪心。所以我觉得蒲松龄他是个特别敏感的人,他能够记叙或者创作这样的故事。

蒲松龄这个山东人呐,他一辈子没有怎么离开山东,去过一次江南,在宝印给人入幕,给人当一个参谋,帮人琢磨点儿事儿,也没有琢磨明白,没有呆多久就回来了。所以说他一辈子就在本乡本土的各种名人府邸里面给人当私塾先生,可以说生活安定,也可以说足不出乡里,不是个行万里路的人,他是听不同的人讲故事,就像各位你们跑回来听我们几位讲故事一样,他慢慢完成了他的聊斋宇宙。这个人我们也不知道他脾气如何,性格如何,是什么星座,但是一个足不出乡里的人,确是操心着天下苍生,他能感受到所有人的脆弱和苦痛的东西,这个我觉得是特别打动我的。

骂他,可能是在帮他

这样的一个人,他四十千这个故事他是给你有很冷的一面,但是有的时候呢,他又给你一种很麻辣的一面,他曾经有一个也很小的不过这个故事比较有名。就是有一个人做贼,偷了人家隔壁老头一只鸭子给吃了。吃完这个DNA就过到他身上了,他开始不是起鸡皮疙瘩,起鸭皮疙瘩,长鸭毛,就差呱呱叫了,人开始异化,有点要成鸭子,要成鸭精了。这个很可怕,比如周冬雨老师你说她小黄鸭,我们觉得是很萌是很可爱的事儿,但是一个大老爷们突然长的像鸭子,是很可怕,即使不会跑也很可怕,就是活的走在我面前。所以这个人觉得活不下去了,怎么办?他后来梦见了,神仙跟他说,你这个事儿就一个办法,你得去找那个丢鸭子的人,让他痛骂你一顿,骂到你最后罪孽消除,你身上病就好了。他就去找那个老头,他存了一点心眼儿,我建议你去骂一骂这个偷你鸭子的人,不知道是谁,但我建议你骂一骂他,我觉得这种不良风气应该抨击。老头说没事儿,一只鸭子何苦呢,不用骂不用骂。我觉得得骂。不用骂我觉得我想得开。你想得开,我想不开,你得骂。说为什么得骂?因为是我偷的,你不骂我好不了,老头说我不会骂怎么办呢,你不会我教你,我教你怎么骂我,教完了,老头学好了练好了,骂他,成功了,这个人终于得到了解脱。

这个小故事给我还挺大的教育,因为我在微博上叫鹦鹉史航,我老有机会被别人骂,因为我也老有机会骂人,输赢我不管,反正经常大家是斗嘴怼人的。所以我在想,那我要是骂一个人,怼一个人的时候,我到底是出了自己的气,还是帮了他呢?会不会在我骂的过程当中,他的鸭毛就一点点往身下掉呢,会不会帮他变成一个烂好人了呢?我以往骂了那么多人,我简直像活菩萨一样,我救了多少人。当然这个前提是我占理,我要不占理的话,那应该就是我长鸭毛了。但不管这个说,蒲松龄这个小故事也给我一个网络伦理新的角度,以后骂人前要想一想我帮这个人,还是不帮这个人,要想一想。

混沌的人情中间自有温度

其实蒲松龄的故事中间,我当年最喜欢一个故事,因为当时想改编一个电影,别人问我最喜欢哪个故事。因为捕快张三是一个备注中的故事,正门的故事很有名的一个故事,我非常喜欢。而且为了证明我这个人,真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这个故事里一点男女关系都没有。这个故事叫王六郎,是一个姓许的乡下人每次在河边喝酒,老是喝一点就问河说,有淹死鬼吗,要不上来喝点?他就是很洒脱,但是有一天就上来一个,接过酒就喝了,说你叫什么名字,怎么淹死的?看出来他是鬼,他说我没有名字,你叫我王六郎。然后两人喝着酒,因为姓许的本身打鱼的,光顾着喝酒,看今天没有什么收获,渔网里没有什么东西,王六郎说我帮帮你,跳到河里就有了。等会说“来了来了,一波鱼来了”,再看网里好多鱼,挺好,两个人就更成朋友,卖了鱼更有钱喝酒。

有一天王六郎说我以后就不跟你喝酒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要成人了,我要投胎了,淹死鬼得找替身,我修行好,我那替身明天晚上来,我明儿晚上就活了,咱们就再想办法联系吧。明天晚上,就在这儿?就在这儿。行我明白了,那我得看看。第二天晚上,他远远河边看着,看到有一个女人抱着个孩子过河,然后脚一滑,掉到河里了,呼救都来不及,那女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孩子往岸上扔,然后他就不见了踪影。他不见了踪影之后呢,过了一会儿,诶不对,那女人又爬上来了,母子平安,不明白怎么回事。再到下一天晚上的时候,王六郎出现了,“嗨,咱还喝吧”他说怎么了,“是,能找替死鬼,可我看那是个当妈的啊,他还有个孩子呢,我帮他把孩子扔到岸上去,我觉得还是不行,没有妈这孩子还是长不好,所以这叫一尸二命,算了,我就这么的吧”“那你还能有别的名额?”“没了没了,这个一般就轮一次,但我没轮好,一尸二命,算了,我就不找替身了,我就这样吧,我就跟你喝吧”。当然后来的故事呢,还是有一些好报的,因为蒲松龄经常给一些好人在聊斋里头封官,把他封成另外一个样子。但其实就是那一丝心软,非常打动我。尤其是那个姓许的哥们,他看到那个女人掉河里,他第一反应他想去救,但又想,我救了她,她活了,那我的朋友王六郎他不就没戏了?他想救又退回去,但很难过这一天,他后来才知道这个真相。所以我觉得特别好,这个故事中有自我牺牲的东西,也有顾念朋友的东西,也有那种知道朋友会为难、不让朋友为难的东西,都在里面,他的人情又很含混,但绝不模糊,混沌中间自有温度,这是我比较喜欢的王六郎的故事。

什么是人情之美?

最后我要说一个可能大家都知道的聊斋故事,崂山道士,王七学艺,你跟师傅那不好好学,师傅让你挑水你不挑水,让你砍柴不砍柴,这一个月你走之前还想要个小把戏,师傅教你了你回去给别人炫耀,穿墙术"嘣"脑袋撞个包,你没学上,这个故事从小老师讲给你,家长讲给你,就是教训你可别这样。但我活到这个岁数了,我其实觉得王七挺无辜的,他也没想害谁,他就是想去学点,不管你是厨师培训班,蓝翔技校,我青春在这你得让我学到点什么,不能说我因为你学习态度不好,我就不给你正式上课,你就回去吧。这有点没道理。最后说你不能毕业,给你结业,我就给你一个小戏法吧。这个小戏法,我离家一个多月,回去有老婆孩子有邻居有家人,我不给他们展示一下你干嘛去了,你学了什么?你说你去故宫修表这个事儿,回来总得修一点东西吧,你不能说我临空比划,不能无实物表演。所以呢最后人就想学个穿墙术,而且穿墙又不是为了看别人洗澡,也不是为了偷东西,就是表演一下,你让我表演未遂。我觉得这个老师对学生、对众生有一点残酷,人与人相见,从你这儿听个故事、学点手艺是个缘分,你何苦让这个缘分归零,中断呢。所以这是我觉得叹息的一点。

最后拿一个不是聊斋的故事给大家结尾,前两天看了,觉得很好玩。就是说江南有一条河,河边有一个村庄,村庄有一个男子这是古代啊生病了,病的要死了,家人都围着,他跟家人说:“记住,我死了之后别埋我,直接扔河里,,一丝不挂,别给我穿衣服,记住了”说完就死了。大家想为什么不穿衣服为什么扔河里?这像一个弃尸现场一样的,有家有业的人,别人会怎么说呀?大家议论了很久,最后咬牙决定,基本遵从当事人意愿,但给他绷一条花裤衩,要不然太难看了,绷上花裤衩就给扔河里去了。

十年之后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家园不保,从这河里"噌"跳出一条穿着花裤衩的龙,把大家给救了。但救完之后龙和这些村民们就这样面面相觑,都很尴尬,龙也非常不高兴,“我说什么来着?”龙就说这么一句话:“我说什么来着?”“嘣”跳进河里再也不出现了。本来是一个美好的佳话,一个龙报恩救乡民的故事,就因为这个龙穿花裤衩,但凡你们见过龙的构造,不用去故宫随便在哪看过龙就知道,龙是很难自己脱下一条裤衩的,它爪子短,腰身又长,你想他很久,他这10年都在忙这个事,脱了10年没有脱下来,最后把人救了,“我说什么来着?”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就像聊斋一样是不可能出现的故事,告诉你们一个道理,要完全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说人情之美,就是尽量不让世事留下遗憾,怎么不让世事留下遗憾?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尊重众生的意愿,谢谢大家!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