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张爱玲|出名要趁早,但对她来说,晚一点也没关系

对张爱玲作品的“出土挖掘”,在1980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学史上一批被埋没的作家相继被重新“发现”,沈从文就曾戏称自己是“出土文物”。“先是郁达夫,接着是沈从文、徐志摩和周作人,再接着就是张爱玲了。”

《郁金香》的出土、2007年《色,戒》电影的上映、2009年《小团圆》的出版,形成了21世纪头十年的“张爱玲热”。与前几次相比,这一次“张爱玲热”,让读者认识到了存在一个“晚期张爱玲”。

责任编辑:刘悠翔

约1947年夏,张爱玲在爱林登公寓阳台。 (资料图/图)

1952年7月,张爱玲出走香港。直到1995年逝世于美国加州,她再也没有回到中国内地。而内地的文学界,也在1950年代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彻底抹除了“张爱玲”这个名字。被渐渐遗忘的,还有她曾经在1940年代风靡上海的文学作品。

如预言一般,1944年张爱玲将自己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张爱玲的家世和其一生的辗转命运堪称传奇,而其作品的流播也传奇般地,在1940年代炙手可热,之后又几乎销声匿迹30多年,在1980年代再次引发阅读热潮。

相比张爱玲文学在中国内地的跌宕命运,其在港台以及海外的传播则一直如波涛般层层推进。但无论在内地还是港台,张爱玲文学被推至如今的经典地位,都离不开夏志清及其出版于1961年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在此书中极力推崇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等人的文学成就,更将《金锁记》称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无论是在1960年代初的台湾,还是1980年代的重新发现张爱玲的大陆,夏志清的观点都可谓石破天惊,成为两岸读者重新认识张爱玲的起点。

早在1940年代沦陷时期的上海,傅雷与胡兰成就给予张爱玲高度评价。“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傅雷1944年的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对其文学成就有褒有贬,以赞美为主。

同年,胡兰成的《评张爱玲》也认为张爱玲继承了鲁迅的个人主义,“鲁迅之后有她”,“(鲁迅)的寻求是战场上受伤的斗士的凄厉的呼唤,张爱玲则是一枝新生的苗”。

“新生的苗”已经成为枝桠交错、参天覆地的大树。跨越八十年后,历史的褶皱似乎已经被抹平。其中多少次的寂寞转身,或多么盛大的烹油烈火,都成为“传奇”的一部分。张爱玲终于渐渐脱去各种标签,成为喜爱她的读者口中的那个作家张爱玲,也成为他们相互交流的社交符号。

青年作家张怡微有一次在台北拜访朱天文,饭桌上偶遇一位资深张迷,他能说出非常多张爱玲的生平细节,也会去她生活过的地方喝咖啡打卡,看她曾经坐过的阳台,每当聊天冷场,就会有人问起,“那你也喜欢张爱玲吗?”

童年时的张爱玲(中)与表姐弟在上海的舅舅家合影。 (资料图/图)

“不知是躲在哪个里弄工厂的高手”

大陆普通读者能够重新阅读张爱玲,也许要从1985年第3期的《收获》开始。1984年第4期的《读书》杂志发表了柯灵的文章《遥寄张爱玲》。柯灵是张爱玲1940年代在上海的故人,他在文中回顾了其与张爱玲的往事。1985年第3期的《收获》转载了这篇文章,并刊发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这是“文革”后张爱玲作品首次在大陆面世。

事实上,对张爱玲作品的“出土挖掘”,在1980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学史上一批被埋没的作家相继被重新“发现”,沈从文就曾戏称自己是“出土文物”。“先是郁达夫,接着是沈从文、徐志摩和周作人,再接着就是张爱玲了。”学者王晓明回忆。

《读书》与《收获》这两本有重要影响力的杂志同时刊发张爱玲的作品,标志着张爱玲她在中国大陆文学界的正式回归。作家阿城当时读了这期《收获》上的《倾城之恋》后,“纳闷了好几天,心想这张爱玲不知是躲在哪个里弄工厂的高手,偶然投的一篇如此惊人。”

学者止庵也是从那一期的《收获》开始完整地读张爱玲。“可能那一代读者都是这么一个经历,从《收获》上的《倾城之恋》开始。可能研究者会早一点。”止庵是2009年大陆版《张爱玲全集》的主编,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止庵是先知道夏志清,而后知道张爱玲的。他托人到香港买了《中国现代小说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