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难再,唯有书在:忆杨勇教授

2008年6月,杨勇教授给我一信,说:“弟有三书急欲出版,并想请贵社刊出。”我尚未回复,就接到了他仙逝的消息。如今,他去世已有一纪了。欢聚难再,唯有书在。杨勇教授的著作会长久留在学术史上,为后人所参考引用。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1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著名学者杨勇(1929-2008)。 (陈莉莉/图)

近读香港作家许礼平《旧日风云二集》(三联书店,2017),其中有一篇《独立特行一杨勇》(以下简称“许文”),记叙了已故香港中文大学杨勇教授独立特行的事迹。我与杨勇教授有过交往,他在我工作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过著作。许文引起了我对杨勇教授的回忆。

杨勇的年龄

杨勇教授的生平事迹,比较详细的介绍有《温州都市报》2008年5月8日刊《杨勇与〈世说新语〉》一文,是记者金辉采访杨勇的报道,大致如下。杨勇,字东波,1929年生,浙江永嘉县上塘镇人。祖上世代读书,其父以种田为生。杨勇中学仅读半年就辍学了,回家当了初级小学的教师。一年后,到永嘉县警察局当文员谋生。后来又考入江西瑞金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国民党军队任营长。在天津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释放后回到永嘉家中。1951年3月离家去了香港。他到香港后先是过着流浪生活,直到1955年秋考入香港私立新亚书院才开始正常生活。1959年从新亚书院中文系毕业后,因毕业论文《影宋本晦庵朱侍讲先生韩文考异补正》在院长钱穆《朱子与校勘学》一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得到钱穆的肯定而留校当助教。后又随饶宗颐在香港大学读硕士,成了饶先生门下大弟子。1968年硕士毕业后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后并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研究院教授等职,直到1990年退休。杨勇一生从事六朝文史的研究和教学,成果显著,出版著作有《世说新语校笺》《陶渊明集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杨勇学术论文集》等。饶宗颐先生为门人的前三种书都作了序,为后一种书名题签,足见对杨勇学术成果的肯定。

金辉的报道基本上是根据杨勇的自述而来的。查1938年9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在江西瑞金重新设立,1945年11月该校裁散。杨勇入江西瑞金陆军军官学校应该在1945年前,一般推测他不可能16岁前就考入并毕业,不可能二十岁就任营长带兵打仗,所以许文有“杨勇的年龄,一直是像雾又像花,看不清”之语。2008年7月8日,杨勇在香港去世,其友人、温州市龙湾区文联主席、作家章方松撰文说杨勇享年八十八岁(《缅怀恩师杨勇先生》,台北温州同乡会《温州会刊》第25卷第2期,2009)。这样看来,杨勇的年龄是少报了七八岁。

钱穆致杨勇手书。 (作者供图/图)

杨勇和伍叔傥

杨勇在新亚书院除了受到钱穆的教导外,当时在新亚任教的伍叔傥先生对他学术研究的影响也很大。他向伍先生请教研究方向,伍先生就说《世说新语》是本很好的书,可以搞一辈子。于是他就走上了研究《世说新语》的道路。

伍叔傥(1897—1966),浙江瑞安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