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社会责任观察:企业扶贫与乡村振兴评估报告出炉

把一个企业的扶贫工作做一个深度案例研究,然后总结归纳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看到妻子不时“发疯”,陆奕和沉默不语,手中的勺子在米粥锅中搅来搅去,里面清水裹挟着“孤独无助”的米粒,肉眼可见的寡淡无味。

那时的他也是孤独无助的,父亲年老体衰,早已丧失劳动能力,妻子久患精神疾病,生活难以自理,还有三个孩子正值上学的年纪,他一边要赚钱养家,一边又要照顾老幼,一家六口的苦难挤在破旧的老房子中,只能苦捱岁月。

广东省清远市连樟村

不仅仅是陆奕和,连樟村大部分村民都是如此。

在这座粤北大山深处,道路坑坑洼洼、屋舍破旧不堪的村落,村民们只能依靠几亩稻谷勉强度日。而村委会更是“可怜”,村干部“流动办公”,随身揣着公章,谁家有事,就把公章带到谁家去盖一下。

有人说,在粤北大山的褶皱里,唯有贫困与苦难对望。

回顾:细数多年得与失

当然,他们只是全国贫困人口的一部分,却也是最难改变的一部分。如何破解贫困难题、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英德市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2017年,广东省发布《关于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示范村方案”),在资金筹措方面规定,“省里补一点,市、县(市、区)出一点,帮扶市、帮扶单位支持一点,社会、村集体和群众筹措一点。”企业成为了这场行动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补充力量。

根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民营企业有10.95万家,精准帮扶12.71万个村;产业投入915.92亿元,公益投入152.16亿元,安置就业79.9万人,技能培训116.33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民营企业主动参与精准扶贫,重新梳理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关系。拥有78个省定贫困村、1.76万贫困户的英德市与广东省优秀民营企业的碧桂园,成为这套关系里的优质样本。

早在2010年,碧桂园集团就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派扶贫工作人员驻扎帮扶,切实参与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当中。

这样的想法并非一时兴起。1997年,处于创业初期的碧桂园便捐出100万元,用于设立帮扶贫困大学生的“仲明大学生助学金”。三年后,又捐出2.6亿元,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纯慈善、 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国华纪念中学,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初中毕业生。

2007年,碧桂园及杨国强本人先后捐献2.1亿元,帮扶四川省马边、甘洛两县移民搬迁、发展教育劳务培训及输出等,同年参与国家“雨露计划”,创办全免费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2008至2009年期间,相继发起5·12震后异地复课项目、“援助台湾地区失学原住民学童计划”。

上述节点被归纳为第一阶段,即“单个项目帮扶阶段”,是碧桂园在公益领域的首轮尝试。2010年,碧桂园在广东省清远市树山村引入苗木产业,开启“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绿色产业扶贫模式首个试点,这被认为是碧桂园扶贫的第二阶段,即“试点驻村扶贫阶段”。

树山村苗圃示范基地

在试点驻村扶贫顺利实施后,碧桂园总结经验开启了“大规模驻村扶贫”的第三阶段,下属43个党组织与英德县78个贫困村达成党建结对共建,签署脱贫《军令状》。

随后的2018年,碧桂园“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列为主业”,开启“全国9省14县全面推进”的第四阶段,将英德的整县帮扶模式以及4+X举措批量复制到全国其他贫困县。

上述内容梳理和四阶段的划分出自《碧桂园扶贫与乡村振兴评估报告》,由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南方周末CSR中心”)于今年3月启动,针对碧桂园自成立以来的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评估,并总结碧桂园扶贫活动模式、创新经验,以期对全社会的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所启发。

“想把一个企业的扶贫工作做一个深度案例研究,然后总结归纳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评估报告执笔人、南方周末CSR中心负责人孙孝文表示,“为此我们首创了一个名为‘SMART’的评估模型。” 

讨论:扶贫与乡村振兴

据悉,SMART评估模型从战略strategy、管理management、瞄准aim、结果result、未来发展引力traction,五个维度评估企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并对包括村支书、老村长、深度贫困户在内的七类利益相关方发放调查问卷,累计派发7270份问卷。

问题涉及扶贫战略、扶贫工作定位、扶贫组织位阶、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资源保障、沟通协调、科技支撑、扶贫对象瞄准、动态调节、扶贫产出等18个指标。在对上万条数据进行分析之后,碧桂园在其中的11个指标拿到五星评价。

“团队非常认真”,深圳国际公益研究院副院长贾晶对评估报告撰写团队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评价,“每走访一户人家、一个老村长,他们(指评估报告撰写团队)真是坐在那一条一条访谈的”。

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与专家在甘肃东乡进行实地调研

贾晶的发言是在“2020年企业参与扶贫项目评估报告(碧桂园)研讨会”上进行的。据悉,为了进一步总结精准扶贫经验、探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最新实践,南方周末CSR中心联合碧桂园邀请近20位知名专家来到碧桂园乡村振兴样本地——广东清远连樟村,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与讨论,并对评估报告草案提出意见、建议。

受邀专家来自多个领域、多样群体,包括政府、高校、行业智库、工商联系统、新闻媒体等。

“钱撒出去了,人派出去了,精力放在这了,到底哪些是值得我们总结的,我觉得肯定是要找亮点、找问题的。”贾晶说道。

这便是南方周末CSR中心力推召开专家研讨会的初心:这100多页的评估报告,虽梳理出碧桂园完整的扶贫模式,但仍需在可持续发展层面广邀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查漏补缺。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其实首先还不是脱贫,而是党建”,瞭望智库研究院副院长姜铁英在走访连樟村之后感叹道,“这些党建使我充满信心,党建的稳固程度真的是超乎我的想象。”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碧桂园的扶贫实践是多维度、多层面的综合扶贫,除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外,更加重视从加强贫困地区治理根基的角度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现代化治理理念。

而基层党建正是这一逻辑践行的最佳途径。为此,碧桂园通过设置“老村长”岗位、举办村支书研修班等项目补充乡村治理力量,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碧桂园在结对帮扶的140个村庄聘请140名“老村长”,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做当地政府的有益补充,协助扶贫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调研、宣讲、慰问等活动,协调乡村公众意见,发动公众参与乡村治理。

根据评估报告中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各县“老村长”帮扶覆盖贫困人口约6.1万人次。

贾晶对此也深有感触,“能够扎根和了解这个地方的人,发挥的作用真的是太大了。”如此,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才能被保证。

衔接:可持续发展目标

人的作用固然是大,但确保可持续的根本在于机制和模式。本次评估报告撰写团队和研讨会专家也将“x”作为核心亮点,反复提及并推介。

“‘x’就是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加这个因地制宜和因人施策的模式”,碧桂园集团办公室中心总经理助理朱泳婷介绍到。在陆奕和的家乡,这个“x”便爆发无穷的力量。

2017年10月,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派驻扶贫团队入驻连樟村。扶贫干部的脚步踏进了这座村落的每一户门,在经过走访和调查之后,一次大胆的想法在扶贫团队的讨论中涌现——种植大棚蔬菜。

这种尝试并非一时“热血”,而是经过复杂且缜密的决策过程才得以确定,并且成模式的落实:产业扶贫项目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村小组+农户”的帮扶模式,通过土地租金、利润分红、工资收入等形式,带动连樟村村村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1992年成立至今,碧桂园探索形成了‘以战略为引导’‘以4+X为统筹’‘以管理为机制保障’‘以扶贫共同体为资源支撑’的‘嵌入’型扶贫模式”,最终出炉的评估报告主报告中总结道。

“一方面,扶贫工作被列入为主业之一,嵌入碧桂园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另一方面,碧桂园扶贫并非大包大揽,而是通过做党和政府扶贫的有效补充,将扶贫工作嵌入地区整体发展,打通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循环’和‘外循环’。”

当然,主报告的观察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建立在充分的案例结果和数据之上的。

2018年,陆奕和在碧桂园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承包了3亩地,一年下来,收入接近3万元。同年,他还向英德农村信用社申请到了5万元财政贴息贷款,在碧桂园的支持下,包下了60多亩竹山种植麻竹笋,这些麻竹笋成了他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最让陆奕和高兴的是,他自己在连樟村乡村振兴学院当了保安,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同时大女儿大专毕业参加工作了,小儿子又考上本科,二女儿考上大专。“算上大女儿的工作收入,去年家庭收入有12万元,我们家在这么多年来有了第一笔存款。”陆奕和说。今年,陆奕和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据悉,2020年上半年,连樟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万元,村集体经济今年预计可达到200万元。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回答了碧桂园扶贫团队的“x”尝试,而这样的案例,也正是本次评估报告的落脚点。

为了让结果客观真实,评估报告将调研区域进行细分和全覆盖,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就业、教育、政府类别的调研对象所在区域选取为碧桂园帮扶项目涉及的16省57县;老村长、碧桂园驻村扶贫干部、致富带头人、深度贫困户的调研对象所在区域选取为碧桂园结对帮扶的9省14县。”

评估报告中关于老村长的部分问卷数据分析

除此之外,本次评估报告希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扶贫差异化样本,通过对样本下各县不同阶段和状态的系统分析,尽可能完整呈现碧桂园扶贫工作成果与经验。 

而广东英德、甘肃东乡、江西兴国便具有这样的特性:英德扶持早,脱贫早,已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兴国处于扶贫过程中;东乡基础较差,目前仍未脱贫。

这些样本汇集在一起,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而日后规划也将基于这些样本,测算扶贫成效。

未来,南方周末CSR中心还将就更多企业的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系统且严谨的观察和评估,为后来者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样本,丰富和贡献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理论和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