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马友友

“我一直问自己,音乐到底有什么用?如果人们吃不上饭、根本没有听音乐的心情,音乐的价值是什么呢?我每天都在自问。我不得不说,我们得创造价值,我们得确保这些价值真的存在。此时此刻,部分的价值是给出安慰,也不仅是安慰,是在安慰和治愈之间,更像是安抚灵魂。”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26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台湾高雄的卫武营音乐厅可以容纳近两千观众,掌声欢涌下,戴着口罩的马友友和钢琴家凯思琳·斯托特走上舞台。2020年11月14日,马友友的“慰藉与希望之歌”(songs of comfort and hope)音乐会向全球线上直播。

2020年11月14日,马友友在台湾高雄举行了“慰藉与希望之歌”音乐会,通过线上向全球直播。 (MNA/Mondo Wang/图)

2020年3月,美国疫情暴发,即将进入封锁隔离时,马友友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系列“安慰之歌”的演奏视频,他弹奏了德沃夏克的《回家》、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第三号》等曲目,希望给危机中的人们以安慰。

这位65岁的美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一生亲历过许多次危机年代,每次在动荡和紧张的社会氛围中,他都会用音乐发声。1960年代,美国社会在民权运动和越战的影响下冲突频发,当时还是青少年的马友友受邀在联合国总部登台表演。1990年代中期,他录制了两首关于1960年代社会运动的作品,纪念马丁·路德·金和反越战运动。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马友友很快举行了两场特别音乐义演,纪念“9·11”受难者。

马友友相信音乐能够打破隔阂。他组织了丝绸之路合奏团,成员来自超过二十个国家,带着各自的音乐特色和文化创痛,共同前往世界各地演奏。由于疫情影响,这些全球演出计划被迫暂停。

最近,马友友刚刚结束台湾的巡演,回到美国。临行前,他所在的马萨诸塞州能允许的现场观众人数是25人,回去后又缩减了大半,只能给10人以下演出。“我一直问自己,音乐到底有什么用?如果人们吃不上饭、根本没有听音乐的心情,音乐的价值是什么呢?”马友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希望音乐发挥作用,“在安慰和治愈之间,更像是安抚灵魂”。

2020年11月19日,马友友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视频专访。

每次经历动荡和紧张的社会氛围,马友友都会用音乐发声。他与钢琴家凯思琳·斯托特合作,演奏了一系列“慰藉与希望之歌”。 (Sony Classical/图)

“尽一个音乐家的所能去成为援助者”

南方周末:2020年3月,疫情最严重时,你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系列“慰藉与希望之歌”,这个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马友友:完全是不由自主的。即将封锁隔离之前,我在办公室里和同事在一起,天呐,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一位同事说,为什么我们不像过去那样?每当发生火灾、洪水、地震或海啸,我们就通过音乐去表达——我们在想着你,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