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深度助学:一个社会化协同的公益样本

芦山深度助学的背后,是一个生动活泼、社会化协同、高质量运行的公益生态正在成型,蓝光公益从情感出发,走向理性持续发展模式。

在“快餐式”公益行动屡见不鲜的今天,慢下来的公益因稀少而显得愈加珍贵。

“重创”与重生  

48岁的陈永至今忘不了七年前的那个早晨。

“地震了!快跑啊!”8时2分46秒,还在睡梦中的人被摇醒,一个箭步冲到屋外。过了一会儿,缓过神来的陈永才意识到:在2013年4月20日这天,在距“5·12”汶川特大地震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脚下的四川大地再次发生剧烈的震颤。

位于震中的芦山,房屋大量倒塌,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不同程度的受损。7.0级强烈地震让这片刚恢复平静不久的县城又撕开了一道“伤口”。

(学校在地震中受损)

时任校长的陈永有点庆幸这天是周六,100多个孩子没有在学校,不然情况可能更糟糕。当时陈永所执教的思延中学距离县城仅3.5公里,学校只有一个操场,下边就是附近村民的农田,唯一能通向外面道路的只有一条泥巴路

校舍在震中受损,陈永回校后便忙于停课、搭建临时板房、做师生思想工作。这些工作之外,他更多的精力花在了与外界沟通上。

地震发生后,芦山教育受到重创,教学一度停滞。无数企业、公益机构、个人纷纷在第一时间内紧急驰援,或为灾区捐款筹款,或亲自深入灾区,或提供后勤支持。陈永深切地感受到一股又一股“温暖”和“关切”的力量涌进学校。

“陈校长,你们学校需要什么?我们明天就捐过来。”

“我是XX明星基金会的,可以叫上一批志愿者过来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

……

一时间,两张床、一台打印机、一台电脑寄到了学校,冲锋衣、球鞋被一箱箱送了过来,一批批志愿者也走进了学校。有个公交公司甚至拉了一东风车的体育器材过来,“多得都没地方放”。

陈永有时感动于公益的帮扶,有时又会显出疲态,表露出疑惑的一面。

孩子们不缺书包,却有几个公司同时捐赠书包;从北京远道而来上心理课的志愿者们,上了两天课就走了;捐赠方要求校方配合的宣传工作繁重……这样的情形在芦山的学校很常见,公益力量聚集在此,物资一放,横幅一拉,照片一拍,热热闹闹,不久便四处散去。

七年过去,这片土地上的“伤痕”被慢慢抚平。昔日“站立的废墟”获得重生,蜕变成美丽家园。而当年大多数驰援的力量也随着热度的消散而“撤退”,陈永和当年很多爱心人士也失去了联系。

这些年,唯独与他一直保持联系的是蓝光助学基金会。

“我们学校在地震后本来是不会再存在的,但现在你看,和城里的学校没差。这是七年来,我们和蓝光一起打造出来的乡村精品学校。”陈永提到现在的学校,眼睛里闪着光。

如今,思延中学已经改名并升级为“蓝光芦山第三中学”,昔日没有围墙的学校现已经成为三栋教学楼的寄宿式学校,学生规模也从100余人增长到370人。由于蓝光的引入,这所乡镇学校得以与泡桐树中学等成都名校衔接教育资源。 

(重建后的蓝光芦山三中)

受益的不只是芦山第三中学,10分钟车程之外的蓝光凤禾中心校也在其中。被青山绿树包围的这所乡村小学接纳了周边村庄126名学童,几位50岁以上的老教师坚守于此。

蓝光意欲将这两所学校打造成全国地震重灾县教育扶贫示范基地和援助样本。事实上,地震后,蓝光便启动了“芦山深度助学项目”,试图围绕学校硬件、人文打造、教师关怀、学生关爱等四大领域,探索建立起一种“政府+企业+城市名校+被帮扶学校”四方联动的“授渔助学模式”。

在公司层面,这项公益行动被提到了一个高度。“芦山两校的深度助学,将作为蓝光集团第一公益工程持续打造。”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

七年了,这场教育公益行动走到了哪儿?

往前几步的深度助学  

陈永几乎见证了整个七年。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里,学校焕然一新,他的生活也发生改变。 

陈永从2009年起便在思延中学,直到2019年他才辞去校长一职,来到芦山中学,当回一名化学老师。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这天,他穿着白衬衫,从芦山中学的一间教室走出来,掸了掸手上的白色粉笔灰。与年龄不太相符的一头白发,在阳光底下“白”得晃眼。

当校长近十年,“头发都是当校长期间花白的”。他直言压力太大,思延中学处在乡镇,距离芦山县车程仅有5分钟。学校的硬件软件不足以留住学生,镇上的家长都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县城中的芦山中学和芦山二中。

“压力”在地震后又陡然提升,贫困儿童与留守儿童辍学率持续上升、优秀教师流失率高,出现教育发展乏力等现象让他更加头疼。

然而,陆陆续续捐来的物资并不能平复这份焦虑。

直到地震后不久,他在学校的蓝色临时板房内见到蓝光助学基金会的理事长。和其他“热热闹闹”过来的人不一样,理事长告诉他,“并不想只做短暂的一次性捐赠”。理事长传递出的想法和陈永不谋而合——“从硬件和软件上长期持续地为学校教育发展助力”。

2013年4月,蓝光集团第一时间向芦山灾区捐款捐物3500万元,其中2000万元专门用于专项重建蓝光芦山第三初级中学(原名蓝光思延中学)、蓝光凤禾中心校。

深度助学的第一步,便是提升硬件设施,重建两所学校。

蓝光芦山第三初级中学有了1500万资金的注入,以前苦于没有经费而不能做成的事终于得以往前推了一把。筹划已久的宿舍得以建成,每间寝室装上了热水系统,6人一间,“规格比得上大学”。宿舍管理员和食堂员工的工资,这些都由蓝光集团支付。

在以前,没钱修宿舍,学生不能住校,下午四点就放学回了家。相比之下,县城里的中学几乎都已经成为寄宿式学校。好在,陈永看见差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缩小。

经过将近两年的建设,2015年9月,两校正式投入使用。重建后的两所学校拥有标准的综合教学楼、教师周转房、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教室等教学设施设备,教学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在芦山两校投入使用2年后,2017年蓝光再次发起了“蓝光助学升级行动”。2018年1月,为进一步保障芦山贫困儿童接受教育权利,蓝光控股集团以基金会为执行主体,与四川省芦山县人民政府签订帮扶战略协议,追捐1000万元,计划三年(2018年-2021年)分批次用于两校升级工程。

两次资金注入后,两所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质的提升。蓝光凤禾中心校校长高勇站在一座从远处看像一个“众”字的校门口前,颇为自豪地说:“很美吧,挺像一个公园的。”

这是2018年暑假,蓝光施工团队前来建造的全新校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到处积水的破损运动场地也连着一同被修复。孩子们在刷着彩色画的校园里开心嬉戏,“很美好”,高勇笑着说。

(蓝光凤禾中心校别致的校门)

在对学校景观和设施改造的过程中,陈永也被蓝光的专业与用心所感动。“以为就来几个人,没想到来了一大巴车将近40名员工来支持学校建设。”

经过建设,从外观和硬件条件来看,这两所乡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并无差别。但蓝光并不想止步于资金援助阶段,“深度助学”要往前一步。

11岁的五年级学生宋柯欣(化名)每年都获得了蓝光奖学金,家里一面墙贴满了42张奖状,显示出她这是凭实力获奖。令她更开心的是,她还幸运地和其他23名同学参加了一次蓝光夏令营。

那次去乐山的游学活动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大巴车,她兴奋地看着眼前的风景,“觉得很壮观很美丽”。而在以前,这样的风景只出现在课本上,或者电视里。

(墙上贴满了奖状)

陈永很高兴看到两所学校的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假期游学体验活动,看看外面的世界。他知道在未来,这样面向学生的机会将越来越多——随着硬软件条件的改善完成,蓝光在两校师生关怀、师资提升、素质教育等方面重点着力。

老师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作为助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师资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能走多远。蓝光通过能力培训、教师奖励等方式从精神和物资上给予老师关怀。 

“优秀的老师能看到发展的空间,很多都留下来了。”两位校长都笑着说道。

不可多得的名校资源  

作为乡村校长,陈永和高勇都参加过一些乡村教师培训。他们曾远远地在最后一排座位聆听成都名校专家的讲座。但如果想有更深入的交流,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他们没有想到,不久之后,这些名校教育名师将会组成“专家组”,聚在一起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把脉”。

这样的契机缘于蓝光的一次深入调研。蓝光在助学升级行动逐步开展的过程中发现,仅从以上措施着手,不足以解决学校生源少,将学校打造成一流名校的应对核心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专业技能、办学、管理等各方面给学校更大的提升,蓝光邀请了四川大学锦城学校、泡桐树中学、泡桐树小学四方共同组建教育质量专家组。

“我们是教育外行,专业的事情还是专业的人来做。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度介入,我们还是请教育专家来。”蓝光助学基金会秘书长罗太学解释道。

这样的外部教育资源,在很长的时间里,对芦山的乡镇学校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芦山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聪也直言:“名校专家资源很可贵,我们有时都不一定能邀请到。”通过官方渠道建立联系过程冗长,而大多数的交流浅显而短暂。2018年德国莱比锡孔子学院的德国教育专家们的到来,更是芦山县教育史少鲜有的国际交流机会。

蓝光引入的教育资源都来头不小。其中泡桐树小学便是作为老牌重点学校,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办学实力,被成都坊间称为“五朵金花”之一。

陈永记得,2017年12月1日,泡桐树小学校长陈冠夫、泡桐树中学校长高仁辉来到两所学校,他们并没有简单参观一下就走了,而是和芦山县政府、县教育局、蓝光助学基金会的代表一起坐下来,进行了一场交流座谈会议。

这次座谈中,政府、企业、专家一起为两所捐建学校提供顶层设计方案、思路和建议。在会议之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院长左仁淑、副院长杨志国等专家也曾赴芦山调研,为两所学校的发展突破寻找出路。

在这一次次讨论中,陈永和高勇感受到前路似乎更明亮了。在专家组提出的核心解决方案中,明确学校的定位和特色是第一步。

最终规划目标指向——打造农村精品学校。蓝光第三中学以篮球、武术为学校特色发展格局,蓝光芦山凤禾中心校以足球为学校特色发展格局,完善学校软文化,建成县域内乡村特色示范校。

(蓝光芦山三中的学生正在上武术课)

学校的发展路径渐渐清晰。和专家组多次深度交流后,2018年10月深秋的一天,陈永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学校的五年发展纲要完善好,写完后他有些激动,直言“这是一个很好的蓝图”。

时隔两年,再想起当时的一幕,他仍不禁热泪盈眶。“每个字都是自己抠出来的”,那一刻他充满成就感,似乎自己写的每一个字都是希望。

要想蓝图照进现实,眼前难得的教育资源得充分利用起来。

芦山两校与名校的互动不只停留在指点和交流层面。在2018年的秋季,两校开始实施通识性培训,让优秀老师轮流前往泡桐树学校进行培训。每次去5位老师,培训一次至少在一周以上。

“近距离接触四川的优质学校,让我们的老师了解到差距在哪,看看有哪些上课模式和理念是可以学习的。只有向好学校看齐,我们芦山的教育才能进步。”芦山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聪如此说道。

在她看来,通过蓝光所引进的名校教育资源,不仅可以直接链接到两所捐建学校,也可以扩散至其他学校,形成引领效果,进而带动整个芦山教育的发展。

(孩子们的课程更加丰富了)

悄然发生的巨变  

在长达七年对芦山两校的持续援助和帮扶过程中,蓝光芦山深度助学项目已逐步探索建立起“授渔助学模式”,走出了一条留教育资源、内生性造血、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常态化联合办学之路。

在这七年里,蓝光集团累计投入2450余万元,覆盖师生454名,捐赠教学用书5000余册,教学主任管理能力、教学理念等主体培训200余人次。直接帮助20户社会精英家庭结对帮扶两校20名贫困学子,师生奖助学金累计颁发逾15万元。两所受援学校获省市县级荣誉逾5项。

硬件改善和软件提升,是这场长达七年的公益行动为学校带来改变的概括总结。如果要问更为具体的感知,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五年级学生宋柯欣歪着头想了想,体会最深的变化是——再不用踩着积水在操场上打羽毛球了,可以在音乐教室里唱歌,学校更美了。

家长感觉到孩子在学校发生的变化,在更优质的教学之下,规矩意识、公德意识和感恩意识在生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陈永看来,改变最大的是办学效益,而效益最直观的体现无疑是成绩。“我们统计过,每年毕业班进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不断增加。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同比增长28.57%。以前我们学校几乎没有学生能考上雅安中学,现在每年能考三四个。”

他眼中另一大变化是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升。已经毕业的学生经常会回来学校,他们会跟陈永说:“老师,我们挺怀念这里的生活学习环境。”

陈永认为深度助学不仅仅是对学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陈永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蓝光的持续资助,思延中学将被合并不复存在,而附近的学生只能前往县城就读,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位学生大概要多花6000块钱一个学期。

芦山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聪则总结,在这七年里,蓝光深度助学项目改变了芦山教育布局,加快芦山优质办学。

芦山深度助学的背后,是一个生动活泼、社会化协同、高质量运行的公益生态正在成型,蓝光公益从情感出发,走向理性持续发展模式。

“从一开始,我们就明确这不是一场作秀。做公益一定要生根,我们希望通过多年的努力,去改变一批孩子,让他们形成内在的自信和动力,可以更好地往前进。”蓝光助学基金会理事长唐珺诚恳地说。

在“快餐式”公益行动屡见不鲜的今天,慢下来的公益因稀少而显得愈加珍贵。

“这七年,我们觉得蓝光难得可贵的,一个是持续帮扶,另一个是深度助力。他们给我们后续的力量很足。”张聪接触过很多的教育帮扶,而这样的公益模式在芦山仅此一个,“希望未来越来越多”。

当回化学老师的陈永,把接力棒交到了下一任校长乐平海手里,他们都相信,那份“教育蓝图”有了蓝光的加持,将描绘得更加出彩。

孩子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

后记

从雅安沿210省道北上,不到一小时车程,就可到达芦山县城。在这段路程中,省道210与青衣江蜿蜒并行,两侧有着不高的山脉,雨水时节,路边不时可看到有滚落的山石。采访时正值九月,水稻丰收的季节,金黄色的稻田,就斜铺在山脚下。稻田和公路中间,坐落着川西特色的乡村民居。

蓝光凤禾中心校就在这条路上,县道两侧不时连片出现的民居,在该校就读的小学生几乎都住这附近。

蓝光凤禾中心校和相距不远的蓝光芦山第三中学,用七年时间成功打造了一场社会化协同的公益样本,这是社会公益力量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发挥。

近距离观察这场助学运动,学校、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名校之间的高频次沟通和密切协作,是这个项目得以持续已久的维系纽带;被援助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潜心办学、提高办学质量,是项目的内部驱动力;企业不断回头看,打破传统助学模式,运用“蓝光助学基金会”为学校和当地教育所需特事特办,是企业提供基本保障之外的创新。

在走访中,不只一位校长说过,“当我们向蓝光提出办学所需的要求时,人家很快就会给我们批复,不拖沓,落实快。”

这样四方联动的深度助学样本可以在更多地方推广吗?可以让更多的企业来复制吗?受访人的答案几乎是一样的——都很希望,但是感觉很难。七年后,往回看,在地震中接触了很多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的慈善行动后,他们越来越发觉“这样长时间用心深耕重灾县教育的公益是多么难得”。

在我们国家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也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履责的细胞之中,落在企业的每一个行为之上。芦山助学的成功就是践行了这样的理念。

助学公益多走一步,就能让未来的乡村教育往前一大步。让不只一道“蓝光”照进“教育蓝图”,这是他们共同的期待。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