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志愿者:让公益成为一种常态

志愿者的荣光

沿青衣江而上,距离四川雅安市芦山县不到7公里的青山之间,隐藏着一座“公园式”的乡村小学。梁成凯曾穿着蓝色的志愿者衣服站在“众”字型校门口前,冒着汗水,笑着比了一个“心”。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梁成凯都忍不住会心一笑。作为蓝光发展旗下蓝本科技咨询事业部经营统筹部/生产运营部景观副总监,他经手过很多“大工程”,参与了不少商业住房的景观打造,但这一次的校园改造工程,最让他有“成就感”。

这个别致的蓝光凤禾中心校正是梁成凯所在的蓝光控股集团援建。2013年雅安芦山发生7级强震后,蓝光控股集团捐款2000万元专门用于芦山教育灾后重建,定向援建蓝光芦山三中(原蓝光思延中学)和蓝光凤禾中心校。

梁成凯(左五)等蓝光志愿者在新建的蓝光凤禾中心校大门前合影留念

梁成凯参与的正是这两所援建学校的品质提升改造工程。为了让校容校貌焕然一新,2018年暑假期间,趁着孩子们放假,在蓝光助学基金会的牵头下,作为项目经理的梁成凯和其他志愿者同事悄悄开始准备这份开学“新”礼物。

和他一同前来的,除了项目经理,还有景观、装饰、建筑等专业的志愿者。“以为就几个志愿者,没想到他们有这么大的团队,一辆大巴30多位志愿者就来了。”回忆起当时的一幕,蓝光凤禾中心小学校长高勇称赞不已,“来了马上分工就开干了。”

时值夏季,芦山天气炎热,“蓝光公益项目组”的志愿者们顶着大太阳在室外施工。改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七八月暴雨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梁成凯和其他志愿者只好加快了施工的进程。

志愿者们一起精心建造了“众”字型校门,“其实这个校门的设计也是有寓意的,远处看像一个‘山’,又是很多爱心力量汇聚的地方,众志成城嘛。”梁成凯解释道。

全新的校门建好后,到处积水的破损运动场地也连着一同被修复。他们在地面和围墙上绘制了趣味性的图案,增添了一些景观。同步升级的还有包括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垃圾池等在内的教学场地和生活设施,这一系列的绿化改造和功能升级也让学校变得生机盎然。

看着升建后的校园优雅大气,景观风貌赏心悦目,数字化配置高端先进,蓝光凤禾中心小学校长高勇感慨道:“我们校园虽然在农村,感觉跟城里面的学校也是一样漂亮的。开学后孩子们都觉得学校很美,开心得很嘞!”

站在全新的校门前,梁成凯也非常有成就感:“尽我们最大的力量,让学校换了一个新面貌。孩子们可能不知道是谁修的,但他们能享受到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就很高兴了。” 

“7月1号过来,8月25日验收。”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梁成凯一直驻扎在现场。尽管距离成都的家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他也无暇回去陪伴不到一岁的孩子,只能每天抽空和家人视频聊天。

项目完成后,梁成凯特意带着家人来到蓝光凤禾中心小学回访,自豪地介绍背后的故事。这段志愿者经历让他难以忘怀,“一切都很值得”。

蓝光援助的雅安市芦山县凤禾中心校升建工程完成,面貌焕然一新

“对当时芦山两校建设,在质量把控上,完全像我们建设房地产一样,各职能条线都派出了专人。作为志愿者,他们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专业支撑。”蓝光助学基金会秘书长罗太学认为,正是志愿者们的爱心和专业,才汇聚起了蓝光公益强大的力量,他们是蓝光公益征途上主动担当、默默奉献的最可敬的一群人。

“让公益成为一种常态” 

这并不是梁成凯第一次当志愿者,作为蓝光控股集团的员工,他不乏机会和平台去做公益。在蓝光控股集团三十年的公益之路上,也处处可见蓝光志愿者们温馨的身影。

志航是蓝光的一名普通业主,也是蓝光志愿者中的一员,经历两次癌症的她,知道地震给伤残孩子的感情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此,2008年之后,她持续关注灾区伤残孩子的成长,每年几乎都要跑遍四川上百所灾区学校,定期与他们交流。

蓝光志愿者参与震后支援,进行物资捐赠

志航只是蓝光数千志愿者的一个缩影。自2007年蓝光志愿者组织成立以来,蓝光控股集团通过号召公司员工、蓝光项目业主和社会人士,已形成了一支逾千人的蓝光志愿者队伍。据资料显示,目前申请注册的蓝光志愿者共1860人。

“我们的内部办公系统上,有专门的志愿者申请通道,员工、业主、合作伙伴等内外部爱心人士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办公系统去自愿申报成为志愿者,并自愿在必要的时候奉献出自己的时间和才能。”罗太学介绍。

带动员工、业主和社会人士做公益,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蓝光志愿者们用行动践行公益,早年,他们牵手乡村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们深入灾区第一线,运送捐赠物资;开展灾区援建志愿者活动,捐建50所蓝光志愿者心灵家园;积极组织蓝光助学志愿者全球招募活动,前往芦山两校开展支教活动;前往甘孜州丹巴县巴底乡小学捐赠冬天御寒保暖衣物及开展素质教育课程……

在成都市金堂县,蓝光志愿者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

截至2020年12月,身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的蓝光助学基金会,和蓝光志愿者组织参与及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作为捐赠主体及执行主体参与地震灾区重建累计捐赠9500余万。

“公益应该常态化和生活化。”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提出,“公益应该成为蓝光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支撑,也成为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基于这种理念,蓝光控股集团在现有的助学基金和蓝光志愿者两大公益实体基础上,于2018年11月2日正式创立“蓝光公益日”,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定为企业公益日,并明确提出公益日的品牌主张为“善行天下 步步为你”,由此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身“公益日”的企业。

同时,蓝光希望借“智能+”公益创新探索,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日常运动公益化、常态化,赋予每个人前行步伐全新使命,让全体员工和社会公众的每一步都变得更有意义。

2019年1月25日,蓝光正式推出专属定制、助力公益的企业咕咚“积步配捐”微信小程序,成为国内第一家企业行为的“积步配捐”线上公益平台,承诺每个注册平台的员工和公众,每天走路、跑步的步数即时换算成公里数,每积步1公里,蓝光即为公益配捐0.1元。

随着“积步配捐”微信小程序的上线,蓝光人的公益情怀全面激活。上线至今,注册人数近1万人,募集路程已近77万公里。注册热度仍在持续,蓝光全国性的线上公益网络由此初步形成。

 “积步配捐”微信小程序,架起了跑步锻炼和公益结合的桥梁

“这为那些渴望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既可以帮助普通员工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又带领他们投身公益事业,扩大公益成果。”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如此强调背后的意义,“绝非仅是灾难发生时,才有公益。这种公益形式更便于实现常态化,蓝光在慈善事业上的愿望和目标,就是努力让公益成为一种志愿、一种常态。”

每一个志愿者的点滴爱心,汇聚成关爱的海洋

今天是12月5日,是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梁成凯希望更多人通过蓝光的平台在公益之路上携手并进,“更多人一起用心做公益,把公益当成一种习惯,我们前进的脚步会更加踏实,也更有力量,更有温度”。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