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的工作, 从变“哑巴”开始

在纳人的神话传说中,哑巴反而成了走运的代名词。达巴在仪式中讲述的部分故事就是以哑巴为主角,后者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运气,例如见证精灵们留下的奇迹并因此获益。在这里,语言能力的丧失意外地转化为某种神秘的祝福,径直通往真理和幸福

(本文首发于2021年01月0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图文无关)人类学家的民族志写作,以及学术共同体内部共享的复杂概念和理论体系,如何才能在鲜活的事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在生活面前,一切言说仿佛都失去了意义。 (视觉中国/图)

任何有过民族志调查经验的人都会同意,所谓“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恐怕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事实上,大量田野工作者的举止类似孩童:他们行事相当鲁莽,对受访者提出各种稀奇古怪、令人直冒冷汗的问题;他们对当地复杂的社会规则一无所知,甚至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礼貌;最重要的是,他们说话幼稚,只能蹦出简单的词汇,只要遇到稍复杂的表达方式就会卡壳。

然而,变成“哑巴”似乎是人类学家的宿命。为了深入了解当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阿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