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关于首都选址问题的争论

首都选址问题,民国时期有过数次争论。在新发现的国民政府中央设计局专家论证的密档中,北京、南京、西安、武汉四个备选建都城市清晰浮现,建都选址内幕揭开。

(本文首发于2021年01月0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民国时期北京哈德门外街景。

国都通常是对一个国家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称呼,也是政治文化中心所在。溢美的表达为首善之区。历史上的习惯称呼是都城、国都。1927年4月 18日,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中国历史悠久,留下西安、洛阳、北京等多个王朝的故都,国民政府便将南京称为首善之都。这样,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就有了“首都”的称呼。

首都选址问题,民国时期有过1912年、1927—1928年、1935年、1941—1943年、1946—1947年五次争论。在新发现的中央设计局专家秘密论证的密档中,北京、南京、西安、武汉四个备选建都城市清晰浮现,建都选址内幕揭开。

孙中山主张:南京

辛亥革命之后,“建都议起,南北殊言”。针对孙中山等主张建都金陵(南京)的主张,章太炎在1912年初致信南京参议会,列述金陵建都的五害。他明确主张建都北京,若迁都金陵,广大的北方失去了文化和政治经济中心的影响和统治力,政府“威力必不能及长城以外”,是一害。文化的影响力不及,“是将北民化为蒙古”,是二害。若袁氏被迫南迁,日俄会乘机侵及东北,中原失重,国体将土崩瓦解,是三害。政府南来,蒙古诸王相拥戴,使南北分裂,是四害。若政府和使馆南迁,耗资极大,民穷财尽,是五害。因此,章太炎提出,“谋国是者,当规度利病,顾瞻全势,慎以言之,而不可以意气争也”。更不能“忘国家久安之计,而循朋友利禄之情” (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438-439页)。从后来的实际情况看,迁都南京后,蒙古分裂、日军侵占东北等问题,都被章太炎说中了。

毕业于南京高师的商务印书馆地理教科书编辑张其昀,1927年5月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中国国都之问题》,为学术界第一次给南京建都所作的论证。他认为北京官吏腐败,积重难返,人文与物力都不及南京,加上风沙肆虐的环境,和缺乏海道的不利因素,不宜为首都。南京高山、深水、平原并有,有国际交通的便利,人文优势巨大,最适宜建都。1928年,张其昀被聘为中央大学教授,随后20年间,他撰文十篇,坚持为南京建都鼓吹。

1928年间所发生的建都问题论争,起因于1928年6月吴稚晖在上海市党部第七次“总理纪念周”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披露了国民党南北军事集团之间关于在南京、北京建都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他说在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中以蒋介石为首的北伐主力与以冯玉祥为首的东征主力在徐州会师时,冯玉祥首先向蒋介石、吴稚晖等人提出了国民政府应从南京迁都北京的意见。

由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在南京定都,到了1928年6月全国统一之时,南北军事集团在建都选址问题上展开了争执。国民党尤其是蒋介石军事集团的势力和利益在江浙,此时又依靠江浙财阀的经济支持。所以这时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