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知乎十年演讲:世界的本质是“问”进制

在刚刚举行的2021新知青年大会上,知乎创始人、CEO周源表示:“世界的本质是‘问’进制。”以问答为第一性的知乎,在十年时间里,用数亿问答照见世界,也在一问一答之间,提供了改变世界的可能。

问题改变世界 

无论是庄子、柏拉图还是牛顿,都以问题为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发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盘桓在先驱们大脑中的问题,经过了岁月长河的涤荡,依然直指人心。如果能将每个人头脑中的问题集合在一起,是否能催生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2011年,知乎正式上线。这家公司的命名或许受到了《论语·问政》的启发。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过在周源看来,取名“知乎”,是因为它区别于单纯的内容发布,而期望它是一个新事物,它充满了未知。问题与回答,则是连接已知与未知的桥梁。 

截至2020年12月,知乎上的总问题数超过4400万条,总回答数超过2.4亿条。知乎每天会新增超过2000万条创作和互动。“回答是提问的 5 倍多,我想这能说明,过日子办法总比问题多”,周源称。

十年以来,知乎用户最喜爱的两个提问是:“我们穷极一生,究竟追寻的是什么?”“有哪些知识,你知道后你的世界马上就不一样了?”

十年以来,知乎获得赞同票最多的100个回答里,出现较多的关键词既有情感、体育、娱乐,更多的是提升、坚持、发现……

在知乎,当人们试图以问题认识、改变世界的同时,回答也已经准备好了。

知乎给未来的回答 

知乎以问答业务起步,更通过问答的交互形式驱动高价值信息的生产和流通。

2010年团队初创时,周源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我们相信一点,在垃圾泛滥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绝对的稀缺品,知识——被系统化、组织化的高质量信息——都还存在于个体大脑中,远未得到有效地挖掘和利用。知乎提供了一个产生、分享和传播知识的工具,我们鼓励每个人都来分享知识,将每个人的知识都聚集起来,并为人人所用。”知乎的使命也由此而来: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

经过十年发展,知乎以问答为核心,实现了两次业务与生态跨越,从最早的邀请制小型社区,壮大为综合性的、在诸多领域具备关键影响力的内容平台。

经过十年发展,知乎拥有了独特的社区文化。第一,产生了“谢邀”“认真你就赢了”等一批极具辨识度的专属词汇;第二,形成了《良性讨论公约》、“众裁”制度等基于价值认同的公序良俗和自治公约;第三,社区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坚定的排异性,即保持开放,捍卫科学理性,推崇独立思考,反对愚昧反智,打击嘲讽谩骂。

在知乎,聚集了大量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精气神的人,在探索、分享与交流中收获成长。周源透露,知乎活跃用户中,18-35岁的青年占比约75%,他们正处在人生的“第二个十八年”,正处在从认识世界迈向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关键阶段。那么,知乎该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进而让世界变得更好?知乎正在做出自己的回答。

知乎独有的问答和内容筛选机制,鼓励真诚的表达、专业的讨论、友善的互动,保障了高质量内容的持续产出、广泛传播和长久沉淀,为内容创作者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

“在这里,我们希望人们能够收获知识和智慧;在这里,我们希望人们能获得温暖和情感;在这里,我们希望人们能凝聚成集体的观念和态度,为更好的世界提供力量。”

知乎用提问和回答记录了一代人的心灵图谱和精神轨迹。在这个接连彼此的社区里,知乎也将朝着一个目标进发:有人提问,就一定有人回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