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化原创榜特别关注·疫情 | “不会忘记,不要忘记”

围绕着疫情的两个关键词“热干面”和“樱花”搜索量极高,一个看似有用,一个看似无用,“没有用的东西真的没用吗?音符也好,樱花也好,是人生多重要的东西,温暖你,给你希望。”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2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0年2月5日,首批新冠病毒肺炎轻症患者入住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一名男青年捧读《政治秩序的起源》的照片走红网络,福山也在网上回应。该男子被网友称为“读书哥”。 (视觉中国/图)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德国学者阿多诺在文集中留下的这句醒世箴言,在2020年被反复引用。后世学者对这句话有多种解读,它们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在灾难深重的时代,文化究竟能扮演什么角色?

美国批评家斯坦纳提出:“我们的文明带来了非人道,宽恕了非人道,我们与那些熟视无睹的东西狼狈为奸;这样的文明是否会丧失对我们称之为文学的这一必不可少的文明奢侈品的拥有权?”英国学者布衣认为阿多诺反对的是将苦难浪漫化的表达:“这首诗是不是有点太感性,有点太悦耳了?”

瘟疫是历史悠久的文学题材,其中不乏薄伽丘的《十日谈》、笛福的《瘟疫年纪事》、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加缪的《鼠疫》这样的经典之作。英国作家马塞尔·泰鲁写道:“自修昔底德以来,我们能从以瘟疫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的主要教训就是,人类应对此类危机的措施和反应都有迹可循。数千年来,疫情肆虐期间的人类行为基本都逃不脱这些模式:惊慌、恐惧、自私、推卸责任、囤积生活用品、偶像崇拜、时刻关注新闻报道中的疫情死亡人数以及禁足期间的无所事事。”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从戏剧影视到文学出版,传统文化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与疫情相关的文化创作渐渐产生,纪录片、纪实摄影、音乐、艺术、诗歌、戏剧等领域都出现了相关作品。

“最基本的就是记录和在场”

突如其来的武汉封城之后,最早为疫情留下影像和文字记录的是许多身处其中的普通人。

林文华以网名“蜘蛛猴面包”在微博上发布了《武汉日记》系列Vlog。一开始他只是出于记录生活的习惯,出门采购物资顺便拍下了当时的所见所闻。封城初期的武汉信息闭塞,外界渴望了解其中的情形,千百万人涌入他的微博观看这些短小的纪录片。

后来,林文华开始担任志愿者,接送医护人员,为困于家中的病患送药。他拍下无家可归的打工者、用轮椅推着老伴步行几十公里回家的老爷爷、因父亲病故在街边嚎啕大哭的女孩。

外卖骑手老计把GoPro运动相机别在头盔上,骑电动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记录下空荡荡的街头和他为医生市民运送物资的情形。他是湖北十堰人,为了春节多赚点钱而留在了武汉,大年初一接到的第一单就是送往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