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本就应该托住生命”—— 在医院开美术馆

“我们医院的病人是非常惨的,特别是成年累月躺在那的,我经常说只能看到三个景:远景,白色的天花板;中景,挂的输液瓶;近景,护士走过来了——还戴着口罩看不见(脸)。听到的都是监护仪的声音。”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0年12月12日,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临时搭建的展览空间里,三名观众正观看《唤醒昆虫的灵魂》等三部短片。 (受访者供图/图)

“他可能永远醒不了,醒了可能不会认识你们,也可能谁都不认识。”何芳的孩子小淘由脑炎引发多器官衰竭,为治疗一路从厦门转院到上海,专家在会诊时作了上述结论。

小淘在重症病房待了二十几天后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第二道难关横在眼前,小淘需要接受促醒治疗,如果不能唤醒他,小淘将永远陷入无意识状态。

2020年2月,小淘经过治疗逐渐从昏迷中醒来。此时,小淘面临第三道难关——康复。从上海经杭州辗转到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后,还没有完全清醒的小淘开始接受康复性治疗,此时他的意识总体已经恢复,但是说话、活动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障碍。

院长陈大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病人到了康复阶段,往往会面临伤病带来的身体功能缺失的问题,而且有可能伴随一辈子,这时候更加需要人文关怀,注重艺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调动,而这恰恰是中国医院普遍缺失的。

“我们只是看病,而不是看到人——我们把病人编号,几床心脏坏了,几床脑子坏了,然后讨论怎么把心脏搞好,脑子搞好,并没想到我们搞这个动作,这个病人最后能恢复正常吗?更不会去关注病人的命运、家属的需求和感受,这是我们现代医学的一个通病。”南部战区总医院虞容豪医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早在2005年,虞容豪曾在恢复意识的治疗中加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综合刺激,最终成功唤醒了一名脑萎缩植物人患者。

2014年,艺术家吴超和夏维伦发起“艺术唤醒植物人”项目,他们通过给植物人播放动画、纪录片等视听作品介入他们的精神层面。虞容豪加入其中,并在他当时供职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为吴超、夏维伦开辟了一间植物人艺术唤醒室。后来,虞容豪成为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的特聘专家,并牵线促成了吴超和夏维伦与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的合作。

在这家医院,父亲李浩列举这段时间小淘参与过的康复治疗方式——水疗、理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在康复训练场所,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有治疗师正在弹琴给病人听,还有病人正在用严重变形的手做手工。“艺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医学还是属于科学类的,现在两者需要一些碰撞。”该院颅脑损伤康复病区科室学科负责人何艳斌介绍。

为了向全国医院推广这种碰撞,艺术家与该院达成了一个特殊的展览计划。经过两年的筹备,2020年12月12日,“医院生成美术馆”展览开幕,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作为此次的展场之一,艺术作品分布在医院室内篮球场与三个临时搭建的白色帐篷里。

这个开在医院里的临时美术馆,展出的许多绘画和手工作品是由病人和家属参与创作的。展厅里放置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