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中来,到传承中去

敦煌中学的课间操火了。学生们自创的“飞天舞”跳上了热搜,他们舞姿轻盈,摆出反弹琵琶、金刚力士等动作,用青春力量唤醒传统之美。这个网友们纷纷表示“好美,想学”的舞蹈,是根据敦煌壁画中标志性的动作进行的二次改编创作。

用自己的方式与传统对话,是这一代“新青年”的独创。

传统之美,在于器物,在于衣袍,在于书法,在于歌赋,更在于对其真正精华之所在的传承、创新与发扬。当传统在现代激荡,我们欣慰地看到,年龄不再成为拥抱传统的束缚。亲近传统,本就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本能。以传统延展生命的长度与厚重,在这种互为关照之中,更显历久弥新。

近年来,敦煌市组织艺术工作者围绕敦煌文化开展书画创作、研学培训等活动,丰富文化业态,弘扬敦煌文化。新华社❘张晓亮❘摄

传统不在博物馆 更在人世间

是谁说旧戏文已泛黄,我却当做是国色天香。在作为主打“年轻人文化”的B站跨年晚会上,今年口碑最好的作品是看似与流行文化相去较远的国风向表演《惊·鸿》。节目播出后微博词条“惊鸿是对晚会审美的降维打击”立刻登上热搜。几番转场,一气呵成,昆曲、秦腔、河北梆子、评剧、京剧,六个戏曲剧种杂糅,让年轻人在一个节目中领略到中华艺术的吉光片羽,以浓缩的形态为观众领路,使其沉醉于如梦似幻的传统美学之中。

个性鲜明的Z世代年轻人似乎留给大众一种刻板印象:他们反叛,特立独行。而事实却与此相背,国风、国潮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传统越发走俏,从亚文化开始崛起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惊·鸿》激起的巨大反响,也再次说明了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接受度远远超乎想象。根据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包含民乐、舞蹈、华服等内容的国风兴趣圈层覆盖人群增长达到了20倍,而B站上近乎九成的国风爱好者都是Z世代。点一盏茶、临一行字、听一折戏,这些都可能成为触发年轻人接触并走进传统的一个开关,被很多人形容为“一下子被击中的感觉”,并由此情缘深重。 

2020年的冬天,许多人都在虔心地等待故宫的第一场雪。红墙黄瓦下,倩影汉服衣袂翩翩,这些费心造型过的男孩女孩们,为已经600岁的故宫平添了几分趣味与活力。而这种“国风大典”悄然成为了不少景区亮丽的风景线。就算是平日出街,身着唐装汉服,也少有人会侧目惊奇了。年轻人爱看“传统”的热闹,就如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所言:“历史永远欢迎新的叙述者”——2019年故宫观众1933万,一半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最初设定的目标受众是喜欢慢节奏的中老年观众,结果点赞最多的居然是年轻人。

传统蕴含在生活之中,通过多元化载体与当代人为伴,在这种浸淫下,传统也印刻在我们的意识深层,潜移默化地让年轻人对传统有天然的亲近与好感。这届年轻人有着他们独特的传统观,不仅接受与认可,同时展现了一定的鉴赏和审美水平。

再造经典国潮 传统衣钵永传

2020年夏天,一位“考古女孩”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之中。湖南耒阳留守学子钟芳蓉喜获高考全省文科第四名的佳绩,却力排众议选择就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时间,议论鼎沸,钟芳蓉不急不缓地道出了自己的理由:这不仅出于她对历史和文物的热爱,也受到偶像樊锦诗的影响。

“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82岁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樊锦诗人生的写照。而钟芳蓉在写给82岁的樊锦诗先生的信中说道:“我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前辈”与“后浪”之间的对话让无数人受到鼓舞,这如同一场超越时空对传统的接力,体现了年轻人对心中热爱的执著,也是传统后继有人之幸事。 

年轻人对传统的认同感体现在他们旺盛的表达欲上,还有踏踏实实的行动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传统积极发声与站台,深入研学与解读,并擅长以年轻视角重新“解构”,用创意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力,这支守护传统的队伍越加壮大和年轻化。

1996年出生的刘雨涵是杭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亦军的唯一弟子。出身高贵的宫廷杭绣,结合了彩线绣和金银绣两种技艺,光彩夺目,金碧辉煌,曾有着“只收男工不收女工”的行规。因为受制于传承方式,历史上有关杭绣的文字记载非常少,技法、历史皆由师徒口口相传,已有9年学习功底的刘雨涵更感自己的使命重大。除了学习手艺,刘雨涵还创建和运营着宫廷杭绣的新媒体平台,为宫廷杭绣在年轻一代人群中的推广做着不懈努力。

1997年出生的陈浩与木梳结缘,是出于他对中国手工艺术的痴迷。拥有千年历史的东阳木梳,当时仅剩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手艺人许立仁坚守。偶然间得知东阳木梳现状的陈浩暗下决心,不能让这门手艺就这样断了。他跟师父许立仁学习木梳制作技艺,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最终熟练地掌握各道工序。除了学艺,陈浩还尝试为木梳注入更多时尚的元素,造型更为现代化,“我会把现代化的设计和传统手艺进行结合,简而言之就是让非遗‘活化’。”

新一代的青年们,他们身处一个科技迅猛迭代、一日千里的时代,但他们未曾忘记自己承前启后的使命。通过返璞的方式,他们将注意力落回本土文化,汲取传统的精髓以传承发扬。这种有韧劲的热爱与创造力,直接印证了时代在潮流审美与需求上的转变,也让传统与现代加深碰撞,让悠久历史积淀孕育出的智慧和风骨生生不息。

传统与未来共生 以传统指引未来

随着文化自信的回归,当我们谈论国风、国潮时,更多是在追寻其中的精神内核。我们不拘泥于表现上的崇古,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去触摸传统背后的肌理,找到我们与生俱来的呼吸,让积累千年的古朴,再度风华正茂。

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我们欣赏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古意。这种共情是相通的,我们同样热爱唐朝的华贵大气,宋人的素雅端庄,明清的柔美细致……走出视频构造的美感,应运而生的衍生品如螺蛳粉、藕花酿,是传统的一种具象化,成为了新时代消费者所钟情的选择。被迷住的还有750万关注李子柒的海外用户,更体现了文化上的“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传统历经岁月周期,有其超越时空的人文情感价值。

万科推出年度品牌主题“万事皆可,就是我们”,与广大受众进行态度碰撞和表达。并于2021年1月,提出第二个品牌态度“就是挺传统”。

传统以其亲民的方式照进我们的当下,以激发年轻人的生活灵感。在与传统渐行渐近的触碰中,年轻人体现了“挺传统”的精神风貌。“挺”既是副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亦是动词,体现出年轻人支持和站位传统文化的态度立场。传统不断经历着重构并被赋予新的意义,它以浓厚、深邃、博大的内核与外延,不断给现代人以新的启示,在岁月中求索未来之路。

从了解到热爱,从坚守到传承……当“挺传统”遇到“新青年”,便会悄然焕发新的光芒。作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36岁的万科既是“挺传统”的行业龙头,也是不甘平庸的“新青年”。通过“修旧如旧”的手段,我们启动了一台双向运行的时光机,既要追溯和萃取历史留下的建筑瑰宝,也要放眼未来,为社群和城市带来崭新的生机。为业界津津乐道的万科城市更新项目,顺着文化之源和时代潮流而生长的美,让城市中的生活居所,涤去厚重的尘埃,换一段再世新生。如承载港澳同源千年历史的深圳南头古城,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下蝶变重生,从无人问津的城中村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创新之地,成为了这座移民城市的历史与现代记忆蒙太奇;当漫步在上海的上生新所时,近百年的历史记忆在空间中得以迸发,形成建筑、城市与日常生活的新旧更替;在广州的永庆坊,所有老广熟悉的味道都被搬进了这条街,原汁原味保留了骑楼古巷的旧时光,实现了新与旧的包容共生。

正如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传统不仅是宏观的文化历史,也是我们身边的衣食住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对保护非遗的重视,将让国潮元素更多元化。传统文化也将在年轻化浪潮中不断发扬光大。 

日益壮大的传统输出和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不断加速离不开大国自信的背景,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传统更容易开花结果、遍地生根,从而反哺给我们更大的力量。它们穿越千年,百转千回焕然新生,为盛世而来。秉承大道当然、合伙奋斗的价值观,万科将持续致力于焕发城乡与生活的新活力,燃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全新认知。 

万事皆可,就是挺传统。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