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刘擎谈“硬核奋斗模式”

“我这里指的‘坏的选项’并不是什么特别有争议的选项,而是指那些明显低于法律底线的选项,那些违背法律明确规定的对劳动者保障条款的选项,让这种选项消失其实根本称不上‘理想主义’。遵守法律底线,这算是什么‘高调’吗?”

(本文首发于2021年2月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1963年出生的刘擎是国内政治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被学者许纪霖称为“中国知识界一个独特的存在”。2020年12月,刘擎成为《奇葩说》第七季的新任导师,开启了从象牙塔走向大众的“破圈”之旅。 (受访者供图/图)

2020年12月的一天,刘擎来到北京。一位北京学者好友微信邀他参加聚会,刘擎说自己正在录《奇葩说》,电话那头的好友很惊讶:“你要上《奇葩说》?不符合你的人设啊。”末了又补充一句,“那我要赶紧去看。”

1963年出生的刘擎,是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他在节目中刚露面时有一个短视频引荐,其中罗振宇称他为“教授中的教授”——因为在网络知识服务平台的课程教师群中,有许多学者在听刘擎的《西方现代思想40讲》。

1990年代初,刘擎弃工从文,赴美国攻读政治学,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曾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在影响辐射整个中文知识界的重要学术刊物《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担任副主编。他自2003年起在每年年末撰写的西方思想界年度述评,被学者陈嘉映誉为“国内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写出来”。

作为国内政治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刘擎登上娱乐节目,刚开始是不太适应的。第一期录制时,化妆师拿来一套牛仔服。刘擎心里有些抗拒,但还是妥协了。但“夸张”的饰品他坚持拒绝,“因为怕我学术界的朋友看到”。

辩手席瑞注意到,刘擎并不像典型的综艺节目导师,而更像大学教授——他非常在意观点输出,认真地参与辩论。“一般情况下,综艺节目里,当别人发言时,其他嘉宾就会倾听,或者微微点头示意,节目组一般要剪镜头。刘老师非常有意思,他听到不认同的观点时,双手交叉不断摇头,而且眉头紧皱。有一次薛老师发言没结束,他就说我打断一下。有时打断没成功,等薛老师发言完毕后,他就会马上说,马东老师我可以说话了吗。”

节目制片人也记得,去年节目录制前,刘擎第一次到北京来开会。在讨论一些辩题时,他甚至当场就和傅首尔等人激烈地讨论起来。而他和薛兆丰除了场上的交锋——节目录制完后,薛兆丰有一次站在场边,等着刘擎继续讨论。有一次凌晨一点多了,制片人还听见两人在后台“交锋”。

激烈的争辩在2021年1月达至顶峰。“拼多多女孩”事件发酵后,《奇葩说》事前录制的两期有关996与职场环境的节目上线,在关于“下班后要不要回消息”的讨论中,刘擎一段“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发言迅速上了热搜。李诞在节目中常说,“请刘擎教授是《奇葩说》这一季最正确的决定”。

在席瑞看来,刘擎每次看似“不得体”的莽撞背后,是藏不住的“在意”。“刘老师并不是把《奇葩说》当作一个综艺节目,而认为它是一个向社会公共发言的平台。我看到网上很多人说,刘老师可能还没适应综艺舞台,会显得很较真,但他认为这是必须得说的话。我觉得也是这一点,保证了刘老师在节目当中不可或缺。我们作为选手发言时间有限,(辩论)打完了也就结束了,但对于刘老师来说,部分价值观念是不可退让的。”

“即便做一个网民,最好也要做一个informed netizen”

南方周末:因为你是中文世界政治哲学领域有影响的学者。许多人首先还是会惊讶和好奇,你为什么会上《奇葩说》?

刘擎:其实很偶然,就是因为马东老师碰巧听了我在“得到”上的课。课程中讲到哈贝马斯,主张人和人之间的理性沟通,强调“好好说话”的重要性。因为《奇葩说》也是一个说话的节目,马东老师觉得,我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元素。在正式邀请之前,他和我在上海有过一次面谈,这大概是一次“面试”,考察我本人是不是善于表达,是否适合这个节目。

对我自己来说,公共讨论一直是兴趣所在。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长大成人,受到那个时代思想氛围的深刻影响。现在作为大学教师,在学校讲课和做专业研究的同时,我一直有比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