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训练营 | 现在做新媒体,还有前途吗?

又到“金三银四”求职季,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有一些新媒体运营岗位的月薪动则2万到6万,引得不少求职者投递简历。

反观身边做新媒体运营的朋友,大多数薪资不过五六千,以至于很多新媒体人打算转岗品牌、市场、运营。

进退之间,有人疑惑了:做新媒体真的还有前途吗?公众号已经走过9个年头,新媒体的风口是不是早已过去?那些突破重围的新媒体人,都有什么过人的技能?

01

在韩寒的合伙人、“ONE·一个”总经理付圣强看来,新媒体赛道依然有大量机会,“尽管固有渠道流量获取困难,但这几年新的平台诞生很快。头条、知乎、B站、视频号、直播带货……普通人还是有非常多获取流量的机会。”

“ONE·一个”总经理付圣强

然而,站在风口上,并不是每一个新媒体人都能借势出圈。聚光灯之外,大部分新媒体人日复一日地写文章、拍视频,但阅读量和商业收益却惨淡无几

2019年,网易H5曾联合新榜,推出《微信公众号文章数据报告2.0》,统计公众号领域的阅读量分布,发现超90%的原创文章阅读量低于1万。其中,三分之二的头条文章阅读量低于2000。

视频领域同样不容乐观。据某视频平台头部博主华华观察,“在中短视频领域,大头部年入千万,小头部年入百万,再往下80%左右的人可能只赚个零花钱。”

即便得到流量的眷顾,新媒体人仍然要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何不被粉丝遗忘?

业内流传着这样一组数据:B站网红生命周期是一年半,抖音红人的活跃周期仅3-6个月,更多账号在一夜爆红之后,随即消失在大众的视野。

在市场环境趋向成熟的公众号领域,“马太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

回看近几年的新媒体公号行业,我们会发现在“流量寒冬”中活下来,并且活得滋润的,往往是那些成熟的头部大号。

“新世相”主编李妙多,在业内阅读量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做出了单篇阅读超200万的“地域系列”“年度系列”爆文。

“量子学派”在2020年,凭借《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独立思考》,创下微信阅读量1000万+、点赞10万+、涨粉20万的记录。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主编王朝,主导公众号改版,把“新华社”粉丝从20万做到了超3000万。

数年的内容经验积累,让头部公众号在跨界短视频时,表现同样抢眼。

2019年底,新榜500强公众号“Sir电影”入局抖音。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做到了5000万+粉丝,10亿+获赞,位列新榜抖音指数第二。

02

同样都是踩在风口上前行,为什么有的新媒体人能跻身头部,在公众号和短视频领域都能占据一席之地,有的则默默无闻?

因为头部新媒体人有一套“爆款的底层方法论”,这让他们在行业洗牌之时,构筑起了自己的护城河。

但大部分新媒体人只能看到爆款的表象,无法理解爆款背后的本质逻辑。

你看到“新世相”的“地域系列”“年度系列”很火,但看不到200万阅读的背后,是主编李妙多用母题法,创新了选题的切入角度。

你看到“量子学派”的内容被出版社疯抢,但看不到畅销的背后,是创始人罗金海用内容产品化和内容IP化,创新了内容的表达形式和商业模式。

你看到“新华社”的小编卖萌引10万+围观,但看不到用户活跃的背后,是主编王朝在用产品思维运营评论区,创新了内容的互动方式。

那要如何才能看到爆款背后的底层逻辑呢?

答案是:跟着头部账号,学习他们内容、运营、商业化的底层思路

只有知道他们是如何构思、拆解、撰写、修改、运营一篇爆款,打通从内容到运营到商业化的全逻辑,才有可能学到他们内容创新的精髓。 

为此,南方周末特意邀请到了新媒体领域的爆款创造者:新华社、黎贝卡、新世相、十点读书、视觉志、ONE·一个、量子学派。

7位头部新媒体的负责人共同制作了《南方周末新媒体创意赋能课——如何打造一个爆款》,他们将结合前沿的行业洞察,从内容逻辑、运营逻辑和商业化逻辑这3个维度,将多年沉淀的经验都分享给你。

南方周末常年深耕传媒领域,曾刊发不少脍炙人口的报道。这次,我们秉承着寻找优质内容的初心, 齐聚新媒体领域的资深内容创作者。

“新华社”是政务新媒体的标杆,“十点读书”“新世相”“视觉志”是文化领域的头部,“黎贝卡”是各大品牌合作的时尚媒体......

他们常年占据新榜500强公众号榜单,阅读量“10万+”早已成为标配。在其他平台,你几乎找不到比这7家新媒体机构更豪华的阵容。

7位头部新媒体的爆款操盘手将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分享积累多年的实战经验。

李飞鸿

“视觉志”副总裁、新媒体矩阵内容总监;前《半岛都市报》时政记者 

罗金海

“量子学派”创始人;前南都网评论主编

王朝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主编;前“新华社中国网事”微博运营主管

李妙多

“新世相”主编;前《南方周末》资深编辑

付圣强

“ONE·一个”总经理;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廖仕健

“十点读书”副总裁;十点课堂负责人

黎贝卡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创始人;前《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

03

今年1月,曾有将近2500名学员,在南周书院跟着7位头部新媒体负责人学习,结课之后,学员们频频提到的几个词是“干货、质量高、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你会发现这门课程与市面上的其他新媒体课程截然不同。

其他课程大多只讲怎么取标题、怎么写金句,单点难以连成知识体系。而今天,我们将结合30+核心技巧、60+爆款案例拆解,讲透内容、运营、商业化的底层逻辑!

当热点失灵,新世相是如何洞察用户,通过“找话题-拆话题-写话题”的方法持续制造热点?

当15秒的短视频吸走用户的注意力,“量子学派”是如何通过跨学科思维,把晦涩的垂类内容,做到篇篇10万+?

当大多数机构号只有自己员工看,“新华社”是如何用人格化表达,把粉丝从20万做到3000万?

......

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答疑,为你构建学习闭环,高效学习。

课前预习

提前上架预习资料,学员可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课中学习

36节音频录播课+36道思考题,让你学以致用

课后答疑

与6位讲师零距离直播互动,集中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黎贝卡不参与视频直播)

如果你也想习得业内头部讲师的看家技巧,欢迎加入我们,抱团成长!

7大新媒体头部账号首次集结

体系化方法+爆款案例拆解+视频直播答疑

系统传授持续打造爆款内容的核心秘笈

原价488元早鸟价269元

仅限7天(4月6日-12日)

不到一顿大餐的价格,

就能帮你找到升职加薪的爆款秘诀!

(可随时回听)

点击立即抢购

课程内容

80%的新媒体人,月薪平均在4K-6K,每天被困在选题、改稿、排版等杂活中。

而那20%的新媒体人,掌握了爆款创新技巧、高效运营技巧和商业化技巧,月薪至少是15K-30K

技能的不同,拉开了新媒体人收入和发展的差距。

如果能学透一家头部新媒体的“爆款”创新技巧,足以让你从容面对行业的动荡,提升工作能力。

而今天,我们直接让你一站就学透7家头部媒体的核心方法,此番阵容,错过难寻!

点击图片放大课程表

课程优势

南周书院新媒体课    VS    市面常见新媒体课

7位头部账号创始人、主编

普通新媒体编辑

体系全面,涉及内容、运营和商业化,一站打通新媒体核心技能

课程只讲单一模块,难以构建能力模型

结合爆款案例,实战讲解

空讲概念,收获感低

视频直播课,实时答疑解惑

只有录播课,没有即时感

社群助教督学,高密度集中学习

没有社群,容易放弃

适合人群

渴望提高个人竞争力,对新媒体写作、运营感到迷茫的新媒体人

想成为“爆款收割机”,苦于没灵感、写不出刷屏文案的广告人士

想打造个人影响力,无法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文字爱好者

希望抓住新媒体趋势红利,但经常被行业迷雾裹挟的团队管理者

 

7大新媒体头部账号首次集结

体系化方法+爆款案例拆解+视频直播答疑

系统传授持续打造爆款内容的核心秘笈

 

原价488元早鸟价269元

仅限7天(4月6日-12日)

不到一顿大餐的价格,

就能帮你找到升职加薪的爆款秘诀!

(可随时回听)

 点击立即抢购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