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被“收编”前夜

电子烟行业人士倾向于投入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怀抱”。行业人士认为,龙头企业不怕监管,但害怕“不知道还能活几天的不确定性”。

2020年受疫情影响,电子烟行业却迎来强力反弹,线下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业内观点认为,行业正进入“中场战事”,有实力参与下半场竞争的可能不超过10个头部品牌。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15日《南方周末》)

发自:深圳

责任编辑:马肃平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21年4月9日,深圳一家电子烟公司召开新品发布会,图为该公司新产品试用现场。 (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图)

在消费市场上,没有什么比成瘾品更稀缺、更赚钱的生意了。

人们很难想象,在电子烟不足笔管长的烟杆里,仅加入约1.9毫升添加尼古丁的烟油,就能在雾气缭绕间撑起全球数百亿美金规模的“蒸汽”生意。

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电子烟于2005年诞生在中国,深圳出口的电子烟占全球市场90%的份额,但在国内却始终处于“没上户口”的真空地带——电子烟属于普通消费品、烟草制品还是药品,归哪个职能部门进行监管,一直没定论。

如无意外,监管的重锤即将落下。2021年4月22日,由工信部、国家烟草专卖局起草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将截止征求意见,附则中拟增加一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或将正式“入法”,参照传统卷烟进行监管。

此前,公共卫生界认为,让烟草主管部门监管电子烟,会给本就艰难的控烟工作带来更大挑战。想要遏制电子烟大流行,最好的方式是“全面禁止电子烟在市场流通”。(详见2021年4月3日南方周末《谁该监管电子烟?工信部征求意见稿引争议》)

2021年4月中旬,电子烟被“收编”前夜,南方周末记者走访了深圳市多家电子烟生产企业。相较于控烟派,行业人士对征求意见稿大多持“欢迎”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可能给行业带来短暂“阵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将利好头部品牌。

期待被“收编”拿“户口”

听说电子烟可能重回烟草专营专卖体系,电子烟相关股票来了一拨“先跌为敬”。

3月22日征求意见稿刚一发布,在美股上市的悦刻电子烟母公司雾芯科技股价暴跌47.84%,一夜间蒸发了144.6亿美元;港股上市的思摩尔国际——电子烟设备龙头企业麦克韦尔母公司,股价也一度暴跌40%。

“资本市场一度陷入恐慌,认为电子烟可能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但悲观的声音多,并不意味着就是主流。”某头部电子烟品牌合伙创始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完善监管对中国电子烟行业实为利好——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可能在监管缺位的环境下长期发展,龙头企业不怕监管,但害怕“不知道还能活几天的不确定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