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拳手张方勇:活着就希望更挣扎一些

“我觉得我也可以接受未来默默无闻,甚至连亚洲、全国(冠军)都拿不到,这个结果我也能接受,毕竟我努力过了,但是我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能保持一个进步的状态,我的技术风格已经慢慢地远离‘粗糙’那个词,未来我可能会因为现实的问题放弃,但我现在至少是坚定的。”

责任编辑:黄剑

4月16日,拳手张方勇获得有“体坛奥斯卡”之称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体育时刻”奖项提名,入围的理由是,他“展现出了力量、奉献和热情”,“坚定不移、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成功的决心应该得到赞扬”。

面团砸在桌板上,“嘭”的一声,掀起一阵白色的粉尘,15岁的张方勇一边揉面,一边盯着一台老式电视机,里面正转播2008年北京奥运会。

张方勇读完小学后,辍学在自家面店帮工,第一次对人生感到慌张。经常来店里买面条的一位老师总是追着他问:“你怎么不上学?你该上学的。”张方勇觉得自己不能做一辈子面条,得“干点事情”。

2017年,张方勇在世界拳击协会(以下简称“WBA”)中国雏量级青年金腰带拳王争霸赛的拳台上,将对手董川技术性击倒,首次赢得象征拳王荣誉的金腰带。在赛后采访中,他说:“我的梦想是冲击亚洲拳王和世界拳王,这只是开始。”

▲2017年7月1日,张方勇(右二)在昆明举行的WBA中国雏量级青年金腰带拳王争霸赛中战胜四川选手董川,夺得雏量级青年金腰带图/新华社记者陈海宁

张方勇今年28岁,处于大多数拳手觉得“年纪到了”的岁数。2020年年底,他参加了WBA东亚洲际超蝇量级拳王争霸赛,上拳台之前,听到别人议论:“张方勇就是一个网红,他不可能赢。”他带着怒气打完整场比赛,还是输了。这是他第一场“亚洲拳王”争霸赛。

张方勇当初打拳击,是为了改变生活,“想走出大山,想让父母过得更好”,现在他更想打破质疑,“大家都觉得你要成为拳王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开始是支持的态度,了解更多、知道了现实艰难后,都会劝你好好务实,别整没用的事了。”

最了解生活比拳台艰难的是张方勇自己,被称为“外卖拳王”的他非但没有通过拳击改变生活,反而需要送外卖来支撑自己打拳的花费。有时候他也问自己,为什么还要坚持。

▲2017年7月11日,昆明,张方勇在送餐途中图/成都商报王效

“但(这)就像一场比赛,很多人觉得某个拳手一定会赢。我们为什么要墨守成规、这么认为呢?你活着就希望更加挣扎一些啊。”

或许体育的魅力就是让身处其中追逐希望的人,获得真正的热爱,并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走出大山

我在北京的拳馆见到张方勇时,他留着一贯的寸头,嘴边一圈胡子,因为头型比较方,胡子也围了一个方块,看上去有些严肃威猛,尤其是当他站在拳台上,从格挡在前的拳套后面抬眼逼视对手时。但当他放松下来,腼腆地笑着,他的好脾气和平实的性格才显露出来。

张方勇现在属于M23战队,平时在战队的拳馆里训练。拳馆位于一栋写字楼的地下一层,按现代工业风装修,灯光布置、器械摆放以及墙上装饰都经过精心设计,因为它对外经营,要博得都市人的喜欢。下午3点,拳台上的白领拳手散去,张方勇换上紧身运动服开始训练,拳套相互拍击的声音,带着风声一次一次回荡在空旷的拳馆。

两个多小时后,张方勇骑电动车回家,从东二环建国门附近到南三环木樨园一带的老式筒子楼。他和女朋友松松在靠近马路的一栋楼里租了一间主卧,月租两千多元。

▲张方勇经常骑着电动车往返拳馆和住处

回去的路线要经过北京站、前门大街、天坛,张方勇一路都能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