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俄罗斯为何坚持大阅兵

据俄公共卫生专家评估,今年红场阅兵,预计现场受阅官兵和观众总数有20万之巨,且受阅部队来自俄罗斯各地甚至叙利亚前线。

“大规模兵力集结的前提是群体免疫。”

“俄罗斯试图通过阅兵表明,它能打破美国和北约的战略围堵,如果有人想将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斯拉夫兄弟’变为‘反俄基地’,普京会先发制人。”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6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姚忆江

对北约情报人员来说,利用彩排提前“参透”俄阅兵细节,是十分刺激的事情,也考验“知俄派”的分析功力。俄军受阅技术兵器里,有没有多少“新家伙”,正在受到各国关注。 (吴佩供图/图)

随着传统的5月9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临近,俄罗斯阅兵彩排进入高潮。

2021年4月29日到5月7日,连续三次红场全要素彩排,把人们的兴致拉到顶点。“光莫斯科参阅兵力就有1.25万人,37个徒步方队和约190辆(台)各式装备,76架飞机和直升机,这还不算其他27个军事重镇和境外驻军的阅兵活动。”早在4月22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在俄罗斯疫情得到明显控制前提下,举行这场国家盛典顺理成章,这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事件。

可西方不这么看。

“无法想象,荷枪实弹的阅兵能让我们泰然处之。”欧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约瑟夫·博雷利援引“不能透露来源的情报”,称俄军在与乌克兰赫尔松州接壤的克里米亚半岛部署了约5万人,与乌克兰东部交界处还有10万人,他们是以“野战阅兵村”名义,建立了重武器集结地。

实际上,毗邻乌克兰的俄军参阅部队已接到命令,从4月10日至5月20日保持戒备状态,理由是“警惕乌克兰新纳粹分子在胜利日制造破坏”。

最新消息是,鉴于4月20日以后乌克兰政府军同东部顿巴斯亲俄民间武装的冲突烈度降低,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缓和信号,俄罗斯部署在乌克兰东部边界的部队部分撤回原驻地,但主要技术兵器却保留在原地。

“普京说过,如果打架不能避免,那最好先动手。”这段时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伊恩·威廉姆斯一直紧盯俄阅兵动向,“俄罗斯试图通过阅兵表明,它能打破美国和北约的战略围堵,如果有人想将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斯拉夫兄弟’变为‘反俄基地’,普京会坚决先发制人。”

“大规模兵力集结的前提是群体免疫”

胜利日阅兵是俄联邦法定仪式,除非万不得已,不会停办。

1995年5月19日,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签署《关于永久纪念苏联人民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法》,规定每年5月9日为全民节日,在红场举行阅兵并鸣放礼炮,并在红场无名烈士墓长明火旁常设仪仗哨。

“新冠疫情让这种大规模聚集活动充满风险,但处理得好,又能带来国家威望,”2021年2月24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曾自信地告诉《红星报》记者,“军方与卫生部已提前半年联合行动,完全可以防范参阅军人间发生病毒传播。”

他说这番话是有底气的。

2020年,俄罗斯胜利日阅兵虽未取消,但从5月9日推迟到6月24日,且采用“严防死守”式的封闭管理,不同阅兵村的人车都不得来往,受阅方队合练大受影响。

今年,无论莫斯科还是外地参阅部队及后勤保障人员,一律接种俄国产Gam-COVID-Vak疫苗(俗称“卫星-V”),全体人员定期接受新冠病毒和抗体检查,只有检验呈阴性且冠状病毒抗体呈阳性的人,才被允许留下。

“训练场内,人员流动大体实现常态化,一些情况下,我可以摘下口罩跟士兵交谈。”在阿拉比诺阅兵训练基地采访的《俄罗斯报》记者安东·瓦拉金说。

据俄公共卫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