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洞庭深处

我佩服那些耐得住寂寞的渔民,更敬重在营生之外还能冒着危险保护江豚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志愿者。


但是,渔民既是环境的受害者,也是施害者。长江禁渔政策无疑及时地按下暂停键,有了这个喘息的机会,整个生态系统将得以修复。

责任编辑:杨嘉敏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正式启动,洞庭湖水域一年前就已经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我对洞庭湖的记忆停留在2013年深秋,从岳阳楼边搭乘渔船深入东洞庭湖的一日游仍历历在目。那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外人眼中的风景,对当地人却是实实在在的生路。

2013年,洞庭湖上的渔民载着生活补给回湖心的家。 (丁子凌/图)

2021年春,终于有机会故地重游,偏偏赶上连日阴雨。抵达岳阳时雨下得正大,我决定先去洞庭湖博物馆避一避。这座崭新的博物馆2020年底刚开馆,建筑形似一艘巨轮,矗立于君山岛濠河畔。展览覆盖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包括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以及湖北省荆州市)的方方面面,一圈走下来,像是看了份图文并茂的政府工作报告,不禁感叹于洞庭湖作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国际重要湿地,对长江流域生态、水和粮食安全的巨大影响。

展厅门口银闪闪的雕塑,我一眼就认出是几只欢快翻腾的江豚。2021年2月,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人类的过度捕捞、船只干扰和水体污染等原因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近几年的数据显示,长江江豚仅剩约一千头,其中整个洞庭湖保护区约占十分之一,而我曾有幸亲眼见过其中之一。

成群的候鸟与渔民作伴。 (丁子凌/图)

8年前,我因工作需要采访了国内第一个专门保护江豚的民间组织——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这支渔民自发成立的民间巡逻队直接触动了非法捕捞者的利益,志愿者的人身安全时常受到威胁。为此,最初的14个弟兄曾立下“生死状”:有人遇难,苟活者集体抚恤其妻儿。协会安排我跟随巡湖志愿者出船,本以为只是去碰运气找找江豚,没想到趁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