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读书,成为有意思的人

2021年5月18-20日,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校园公益讲座后进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天河中学与广州市铁一中学;间,作家、学者止庵进行了以《读书与写作》为题的演讲

我在北京医学院口腔系毕业,是一个口腔科医生,一个理科生;以后我做过记者,做过外企的推销员,做过出版社的总编辑。这些工作都和我受的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讲讲,我在这些教育以外的中文教育,它对我有什么用,我的体会怎么样。

知识、趣味,是用来养老的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古代人有这样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到现在,我觉得已经无法讲这样的话,因为书中实际没有这些东西。

什么叫做“黄金屋”?通俗地说是有一个很好的住宅、房子。“千钟粟”,指有各种很好的食物。“颜如玉”,是有个很漂亮、很好的家眷。我可以明确地跟大家说,根据我的经验,这些东西都是不能从读书得来的,但是这三样东西差不多已经是我们现在很多人追求一生的主要目标了。

我们今天来这里讲读书,特别是读什么样的书。那么有这三样东西是不是就够了?因为我刚刚讲了,我做过很多很多工作,我觉得是不太够的,我们还得有一些别的东西。

大家说我有房子有车,有很好的工作有很好的家庭,这怎么还不够呢?还需要什么东西呢?还需要一种东西,是一个人要活得有意思——一个人要活得有味道,要有人觉得你有修养,要有人觉得你有知识,你可以跟人家谈得来,别人愿意和你来往。

所有这些都不是我刚刚所说的房子、车等等可以带来的,这些东西只能通过读书或者广义的阅读带来。

那么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有这些东西?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这对于在座的初一学生来讲,可能稍微有一点点早了,但我还是想讲这个故事。

我在很多年前来广州,遇到以前听过我讲课的朋友,是一个女孩子。上一次我们见面,她说,“交了一个男朋友,非常好,很满意,有车有房,什么都有。”等我下次去的时候,我说,“你怎么样了,该结婚了吧?”她说,“已经吹了。”

我说:“为什么吹了呢?”

她说:“没有意思,和这个人待一块儿觉得没有意思。”

我说:“没有意思,真的就不能待在一起吗?”

她说:“真的是不能待在一起,因为我不知道跟他在一块儿能说什么。我可以坐他的车,我可以到他的房子里休息,但就是不知道跟他说什么话,没有话可说。”

我说:“那他大概是读书读得少了一点。”

读书就是有这么一个用处,用一个时髦的话叫“软实力”。这不是一个硬指标,但它真的是有用处,而且随着我们生命的进程、进展将会越来越有用。

各位同学的父母还在工作,当各位的父母退休了,一个人离开他的工作岗位了,如果是一个没有意思的人,他自己都很难活下去。

就像我自己,我原来是个口腔科医生。大家知道一个医院的医生,他整个工作都有赖于这个环境,他要用医院的设备,离开这些设备他没有办法行医。

我们的同学到现在为止全部都已经退休了,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发现,有人离开这个环境之后,他不知道怎么活了,连出国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他说:“我要去意大利,我要玩些什么呢?我不知道。”因为他对这个完全没有知识积累,没有任何的信息。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知识、趣味,这个东西是用来养老的。

我希望将来你们有一天,可能会想到曾经在这么一个很热的下午,在一个体育场里,有一个人跟你说过这一句话;可能那时候你会想到,哎呀,这句话说得有点意思。

我见过很多老人在北京,他们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连跟人打电话,跟别人说什么都不知道该说什么,都打不了一个很长的电话,因为没有话可说。

我觉得读书的真正用处就是这么一个事儿。

无友不如己者,无读不如己者

我们的人生相当于一个容器。比如我是一个身份显赫的人,我的容器做得很漂亮;你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人,你那个可能只是个竹筐。

但最主要是里面装了什么东西。我们活一生就是不断往里面装东西,所有的阅读、所有获取知识的途径都是往里面装东西,一辈子要把自己装得越来越满、越来越充实,这样才能够说我们好好活过了一生。

阅读的真正作用就是这个作用,把事业上、你身体以外的东西装在你身体里面去。这些东西需要跟你融成一体,所以你需要消化,首先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那我是不是一个垃圾箱,什么都装?不是。我们一定要挑对自己最有用的东西、最好的东西往里面装,那就要读好书。

阅读好比什么?好比交朋友。关于交朋友,各位在中学上学,他可能和他是朋友,她可能和她是朋友,为什么你们俩是朋友?别人问一句话,为什么?同学可能会说,“因为我们住得近”,“因为我们上学走一条路”,这是一个理由。但更多的理由是什么呢?

是那个人可以给你一点什么。不是给你点什么物质的东西,而是他的某一句话;可能你跟他在一起来往觉得有意思,你有获益,得到了什么。

阅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友的方式,是一种交际方式,是人和另外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一本书的作者,你和他的来往。他告诉你一些东西,你有一些东西需要获知,你从他那里得到——这个人你可以不认识,一辈子没见过。

我是写过几本书的人。我今天到这个地方来,但可能我不来或者我来,其实没有太大关系。作为一个作者,他把他生命中的很多东西放在一本书里面去了,有一个人读到这本书,他以这个书为媒介和这个作者有所交流。因此读书有一个基本的选择标准。

我们古代有一位哲人叫做孔子,他说过一句话“无友不如己者”,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当然有人说这句话有问题,因为孔子最高明,你可能会说孔子没有朋友,是不是?不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要交高人。因为交了高人后,我们可以从中获益,“无友不如己者”,这是今天送给大家的第一句话。

当然读书也是一样,读书也是“无读不如己者”,不要读比你水平还要低的书。你一看这个书,一看这个作者是什么玩意儿,我不看;还不如我想得高,我不看。

世界上的书多得是,全世界的书根本就读不完,所以我们一定要挑那个比自己高的人。就跟我们交朋友一样,交友之道就是交高人,交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这样可以通过跟他的交往提高我们自己。读书也是如此。

这个交往方式不是简简单单地听他讲一些什么道理,他可能会给你各种各样的启迪。我们跟一个人交往,如果他天天跟你讲道理,你可能就不跟他来往了。你能跟他来往,他一定会告诉你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一些你不知道但又是你向往的生活。

所以读书这个来往,不只是简单从他那里获得某些教诲,而是通过他了解一种生活,这就使得我们自己的生活可以不断拓展。

活得最好,不如活得最多    

无论我们医疗水平如何提高,我们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人生不满百”,活到一百多岁也就没有办法读书了。因此,在如此有限的生命里,我们怎么样让生命能够尽量充实一些,活得多一些?

我想分享给大家第二句话。法国有一位哲学家、作家叫阿尔贝·加缪,他说过: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为什么这么说?“活得最好”当然好了,为什么“活得最好”不是最好,还要“活得最多”?因为人只能活一辈子。

每个人从古到今都在想一件事情,能够怎么把自己的生命活得多一些?当然,医疗条件的改善、卫生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可以活得多一些。

此外还有一种,对于我来讲是切身的感受,那就是阅读。通过阅读,你读了一本书,你就活了那个主人公的一生。

这一生有一些是你不愿意活的,很苦;有一些是很好,你愿意活的。无所谓。不愿意活的,正好不用我自己去体验,我可以通过读书来体验。比如我们现在读《包法利夫人》,读《安娜·卡列尼娜》,这些都是悲剧,但为什么要读呢?是因为我们能够活她们的一生,我们还不受她们的苦。

阅读最大的好处是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多,实际上就是益寿延年,真的是使我们一个人可以活好多个辈子。为什么我们会有阅读这个东西?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需要有这么一种愿望,我们希望把生命变得更多,变得更充实。

阅读实际上是你和作者的交际,以书为媒介,这个作者不一定是现在的。为什么我们要读经典?

人有寿命,书也有寿命。

有些书刚写完了就是死的,就跟我们在医院里面接生,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我以前在妇产科实习过,我也接过生,有一些孩子刚生下来就是死的。

但有一些书可以活很长,比如古希腊作品、中国先秦的作品,两千年三千年都还活着,而且将来还会活着,且不受地域限制——英国的一本书可以影响中国人,中国的一本书可以影响美国人。

所以什么叫做经典?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两句话来说,跨越空间的限制叫做“放之四海而皆准”,跨越时间的限制叫做“历久而弥新”。经典就是这样的作品。

我不用认识这个人,我不用跟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国度,我也不用跟他处在一个时间和空间之内,我就可以直接跟他接触。我们读《论语》就是和孔子进行对话,我们读古希腊悲剧就是跟那些悲剧作者进行对话。

养成一生阅读的习惯

下面的问题是怎么阅读。

阅读是一种习惯。什么习惯?就跟各位每天洗脸刷牙是一样的。

最早是你妈妈教你,小时候就要开始洗脸。早上起来孩子不愿意洗脸,“不行,得洗脸刷牙”,说着说着你妈就不用老说了。如果一辈子老有一个人跟你说要去洗脸,那不是他有病就是你有病。说着说着就成习惯了。阅读也是一种习惯。

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阅读是一生养成的一个习惯。这个习惯从什么时候养成?就在各位现在这个年龄。

我可以跟大家说一个特别悲观的话,我活到这个年龄,我遇见的都是过去读书,现在不读书的人。我还没有遇见一个过去不读书的人,现在改成读书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阅读习惯可能丧失,但很难在后来养成。主要是在大家现在这个年龄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我特别希望各位自己、各位的家长、各位的老师,好好地爱护自己的阅读习惯。把这个阅读习惯,就像培育个小苗一样,每天浇点水,如果太阳太猛了,给它罩着点,把它养大了,它将陪伴你一生。

但这个习惯很容易被破坏。因为以后大家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工作会有好多事情,这都会使得你们去忙别的事,都会放弃阅读。只有一种人不会放弃——知道阅读好处的人、有阅读习惯的人,他就不会放弃。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地位显赫的人、权力很高的人、神通广大的人等等,但有意思的人是非常少的。能够跟别人谈得来,跟你打电话打一小时的人不是很多的,这样的人才是世界上真正稀有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可贵的人。

将来你到一个单位,将来你上了大学等等任何一个场合,你会发现,如果这一群人里有一个有意思的人,大家最喜欢的就是他。

中学生不能早恋,但有一天你们会恋爱,会有自己的家庭,你会发现那个爱你的人或者你爱的人一定是个有意思的人——除非两个没有意思的人凑在一块,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一点不堪想象。

最后,读书是一生的事情,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着急去读一本书,没有必要急于读完一本书,所以我觉得对于读书,任何的量化我自己从本意上都不是很同意。

那么再送给大家一句话:“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

2021年4月起,南方周末报社将向全国2万名中学语文教师赠阅为期一年的《南方周末》纸质报纸,以及计划举办进中学校园、开展公益教师训练营等线下活动。欢迎进入“语你共进”专区了解更多:http://www.infzm.com/content/203395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