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寻踪: 倾听历史与艺术的脚步声

曾经,上野是明治政府为了否定江户幕府统治,并展示自身近代化意愿而倾力打造的一处舞台;后来,上野成了日本民众乃至有志于艺术创作的中国青年接触、了解西方艺术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场所。

出于对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的探究及欲雪甲午战败前耻的民族感情,再加上一衣带水的地理优势和低于欧美的留学费用,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曾出现一股“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张之洞)的留学热潮。

(本文首发于2021年6月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杨嘉敏

在东京都美术馆当志愿者

2018年初春,我有幸参加东京都美术馆与东京艺术大学联合举办的一个志愿者项目“Tobira Project”,由此开启了我在东京为期三年的艺术学习与实践活动。该项目始于2012年,每年面向社会招收约40名18岁以上的志愿者,并以东京都美术馆为主要据点,通过策划、协助开展各式艺术活动来增进展览与参观者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志愿者团队的知识储备和协调能力,我们还需要定期参加东京都美术馆或东京艺术大学举办的各类学习讲座与研讨会。

东京上野是很多中国人会去游览,但知之甚少的地方。 (视觉中国/图)

在日语中,东京都美术馆的简称“东美”的发音为“Tobi”。因此,“Tobira”即意味着“东美人”。此外,日文里的“扉”恰巧也读作“Tobira”,所以,把志愿者称为“Tobira”也蕴含着“我们将在美术馆与参观者之间打开一扇崭新的交流之门”的寓意。

长期以来,东京都美术馆一直将“成为人们走进艺术世界的入口”作为自己的立馆使命。而志愿者的所有活动也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譬如,在常规闭馆的星期一,东美会专门面向平时不方便坐着轮椅前来观展的残障人士、未曾来过美术馆的小学生或旅居时间尚浅的外国家庭推出包场参观活动。作为志愿者团队里“唯二”的一个中国人,我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在包场期间,为前来参观的中国同胞提供口译服务。

2018年夏天,东京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便当展”。当时,我被派去陪同一个中国家庭共同观展。这是一个常见的中国三口之家。为了寻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育环境,父母毅然决定带着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来到异国他乡重新开始。我们从便当在日本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聊起,又谈到日本小升初的现状,如何结交日本友人以及怎样融入当地社会。随着谈话的推进,一幅“中国人在东京”的家庭画卷便在我面前次第展开——疲于加班的父亲,不谙日文的母亲,没有玩伴的孩子,层层加码的新生活,憧憬与压力并肩而至。对他们而言,来到一座美术馆,参观一个并不是那么熟悉的主题展览,其目的不单是找寻一处触碰日本文化的入口,更是为了获得一个能够暂时逃离日常高压的出口。

在我看来,不只是东京都美术馆,其实它所在的整个上野公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个让人得以摆脱琐碎日常、转身走进历史与艺术广阔天地的入口。此处汇集了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国立科学博物馆等知名文化设施,为大众呈现视听盛宴的文化会馆和东京艺术大学奏乐堂,以及能够看到大熊猫的日本最古老的动物园——上野动物园。

疫情下的东京文化会馆甚为寂寥。 (温桥/图)

高僧天海、宽永寺与上野

位于东京都台东区的上野公园(全名:上野恩赐公园)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因地处台地的缘故,此处又被称为“上野山”。每逢初春时节,赏樱客便会蜂拥而至,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陈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