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中国为何要探索南北极?

责任编辑:姚忆江

这是2020年2月1日在南极大陆边缘威德尔海拍摄的海上冰山。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图)

2021年5月7日,我国第37次南极科考顺利完成,“雪龙2号”回到上海母港。

距1984年6月25日,中国正式启动第一次南极科考,已经过去近37年。而距1999年7月1日,中国政府组织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也已过去22年。

三十余年来,面对极地大国既对话又博弈的局面,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维护了国家在两极地区的权益。在极地政治外交、气候环境治理合作、资源利用、参与极地规则制定等国际事务中,中国取得了相应及有利的国际地位与发言权。

气候变暖是全球共同的挑战,两极则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环球同此凉热”,中国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极地感受最强烈。

但2021年5月12日,美国参议院商务、科学与交通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无尽前沿法案》,却可能给中美等国极地科研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暖带来新变数。

南北极合作与挑战

南极大陆约1400万平方公里, 但因生存环境严苛,人口大约只有2000到3000人,且基本是各国的科考人员。在各国科考队伍之间,互帮互助极为常见,友好交流更是常态,无怪乎有科考队员开玩笑说,南极洲是全球最具有合作精神的大洲。

2020年12月,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有一名队员突发急病,中国第37次科考队刚好就在中山站。收到澳大利亚南极局的请求后,中国科考队立即施以援手,派出船载直升机“雪鹰301”,将澳方人员运送到距戴维斯站四十余公里处的冰盖机场。

同时,美国南极科考机构也接获澳方求助,派出一架可在冰盖机场滑翔起降的固定翼飞机。澳方则从国内派出一架空客A319飞机,接力将病人带回澳洲。这次中美澳的空中联合救助取得了圆满成功,病人安全返回。

“南极洲确实让各国团结在一起,为我们的行动相互提供支持。”澳大利亚南极局(AAD)局长金·埃利斯说,“这次特殊的行动体现了跨国合作的最佳精神。”

其实,即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西方冷战对抗最严重的时期,南极国际合作也从未受过影响。例如,美苏各自派遣科学家到对方的考察站开展合作研究。苏联用老式Li-2飞机协助当时的澳大利亚莫森站运送病员。即便英国和阿根廷因为马岛而开战,也不妨碍这两个国家南极考察站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

今天,参与南极事务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