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30年变形记

众多作家和批评家聚集一起,对话文学与批评的关系:在最近的三十年里,文学与批评之间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学与批评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新关系?

责任编辑:朱又可 袁 蕾 实习生 陈伊玮 巩一璇

1980年,法国作家罗兰·巴特穿过法兰西学院门前的大街时,被一辆洗衣店的卡车撞倒。

在巴特声名卓著的岁月里,法国电视台的记者还在追问他是否想写小说,巴特不置可否的回答还给人们留有希望。巴特的死,使不少人存有的遗憾是没有看到这位激进的先锋派批评家写作一部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终究不能证明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即使像巴特这样的一代大师,人们也指望他能再努力一把,弄出一部小说之类的作品来证明他是真正的大师。”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向南方周末记者描述文学批评在西方的景况。“但不管如何,文学批评在西方总能在学术界内部占据要津,在文学刊物和大学系统里起思想的主导作用。”

11月14日,“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颁奖典礼在温州举行。

隆重地专门给批评家颁奖,这是第一次。在18位候选人中,经过11位评委记名投票,以超过三分之二得票为通过,有12位批评家获“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

作家莫言主持颁奖仪式。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走上台,从作家贾平凹手中接受为他颁发的批评家奖。上台领奖的批评家还有南帆、陈晓明、洪治纲、蔡翔、谢有顺、王尧等,而上台颁奖的作家还有苏童、李洱、阿来、舒婷、范小青等。

陈思和发表获奖感言:“作家与评论家就像大道两旁的树,它们之间各有规律,各成体系,不是对立的、依附的,一方为另一方服务的,而是谋求一种互为感应、声气相求的关系。多少年过去,我的批评观没有丝毫改变,倒是文学与文学评论的关系由静止凝固的道边树,逐渐变成了苍茫天穹下游动不息的精神游魂了。”

颁奖会次日,“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与批评”高峰论坛举行,来自全国的三十多位主力批评家和作家出席这次论坛。

在三天的时间里,众多作家和批评家聚集一起,对话文学与批评的关系:在最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