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冬奥遗产报告向全球发布

今天是第74个“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布。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在介绍遗产报告和北京冬奥会遗产工作亮点时提到,筹办冬奥首先要考虑的是用好过去的奥运遗产场馆,采用创新科技手段改造扩建现有场馆功能,多数场馆实现冬夏两用,在新建场馆规划设计阶段,就提前考虑赛后利用。值得关注的是,冰雪产业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

南都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该报告共有13个章节,重点呈现2015年8月至2019年底各项重要遗产成果。遗产成果由北京冬奥组委同北京体育大学总结提炼,并编制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中文版和国际版。

韩子荣在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之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为主办城市和民众带来长期积极收益,是北京冬奥筹办工作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的具体行动,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改革精神。

“我们从筹办开始就高度重视遗产工作,充分考虑冬奥遗产传承利用,制定实施北京冬奥会遗产战略计划。”韩子荣说,注重从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7个方面35个领域进行规划和运用冬奥遗产。

具体遗产成果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重视赛后持续利用,努力打造场馆遗产新优势。北京曾举办夏奥会,拥有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遗产,筹办冬奥首先考虑的是要用好这些遗产这些场馆。采用创新科技手段改造扩建现有的场馆功能,多数场馆实现冬夏两用,在新建场馆规划的设计阶段,就提前考虑了赛后利用。同时聚焦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编制场馆遗产计划,使奥运场馆长久利用,造福于民。

二是加快完善软硬件环境,冰雪运动普及发展迈上新台阶。以筹办冬奥为契机,冰雪运动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各类群众性冰雪活动广泛开展,场地设施逐步完善,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稳步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进冰场,走向雪场,尤其是残疾人,通过参与冰雪运动,实现与社会更好融合。与此同时,冰雪产业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

三是发挥冬奥会牵引作用,引领京津冀区域协同新发展,紧抓两地三赛区筹办冬奥的机遇,建设开通高铁、高速推动交通设施互通互联,大幅提升区域交通的运行能力,聚焦治沙、治水、治气,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持续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区域公共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2018年底,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正式落成,不仅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还提升崇礼和周边地区优良优质服务水平。

四是坚持绿色转型发展的导向,为主办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作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和滑雪大跳台场馆所在地,首钢老工业区有机更新,努力实现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延庆区通过推动世园、冬奥、长城三张金名片联动发展,发展特色文化体育旅游产业,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涵养区建设的新样板。张家口市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冰雪旅游等相关产业,使当地群众获得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生活水平获得显著提升。

五是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助力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普及冰雪文化,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的助残意识,大力实施北京冬奥会社会文明行动计划和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全社会积极参与冬奥会筹办工作的氛围日渐浓厚,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态势不断巩固。

网络编辑:解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