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彭湃孙女彭伊娜: “我慢慢发现,爷爷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一个最不需要革命的人,最后成了农民运动大王。如果不走近看,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富家子弟会放弃好端端的生活,选择革命这条路。”

“我感到比较欣慰的是,当政协委员那些年,我没有为小群体的利益去提提案,我都是从整个社会、大众利益的角度去提的。”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世纪20年代,曾有两份报告受到革命者的关注。一篇是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另一篇就是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报告》。

彭湃是毛泽东口中的“农民运动大王”,是孙女彭伊娜眼里的“富三代”。

彭家最兴旺时,在广东海丰县拥有铺面四十余间和“鸦飞不过的田产”。作为家中的老四,彭湃不怎么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四哥”,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彭湃,归国后常被人称作“阿湃”。

南部面海,西北临山,海丰县承载了彭湃的少年时光。生于1896年10月22日的彭湃,少年时就常流露出对农民境遇的同情,但却因给一位佃户倒了一碗热茶而被父亲训斥。

据留日好友李春涛回忆,彭湃的名字一直在日本警署内的“社会主义者黑表”上。甚至因鼻窦炎住院期间,也有日本刑事(警察)“陪同”。

1921年,彭湃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革命者做的第一件事,是用家财支持农民,号召大家与地主做斗争。后来,这被人说成是“革起了自己的命”。母亲周凤在听到彭湃七弟朗读《告农民的话》后以泪洗面,当地甚至有人造谣彭湃“患上精神病”。

这一切反而让彭湃意识到,“农民一定可以团结起来”。而彭湃的行为也在影响着母亲,十多年后,在香港的周凤毅然把5个孙子和1个孙女送入东江纵队,参与抗日战争。

于是,在1922年夏天,海丰县的人时常能在龙山脚天后庙前的十字路口,看到扛着留声机的大少爷彭湃,通过音乐和魔术吸引农民的注意,有时,他还唱起自己编写的歌谣《田仔骂田公》。为了让农民愿意听他说话,彭湃脱下西装,去帮农户插秧种田。这一度让已经当家的大哥十分不满,“差不多要杀我而甘心”。

1922年11月的一天,在龙舌埔广场上,彭湃当着佃户的面,把自己分家后得到的七十石租田契全部烧毁,由此拉开了农民运动的序幕。两年后的4月份,中国共产党党员彭湃出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并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此后,广东的农民运动风生水起。

彭湃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辗转到香港,发动两县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建立了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有学者考察发现,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存在的五个多月时间里,做了许多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尝试,比如设立了初具规模的选举制度、法律制度,通过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一部“土地法”。

不过,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让反动派大为恐慌。在革命时期,包括彭湃在内,彭家一共有7人为信仰牺牲。

1929年彭湃牺牲时,二儿子彭士禄只有4岁,为了不被“斩草除根”,他隐居在潮安县,颠沛流离,8岁时被捕入狱。1940年,周恩来派人带领彭士禄和一些烈士子弟离开广东。后来,彭士禄成为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彭湃三子叫彭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广东省委的领导还特别嘱托彭洪的妻子陈平,每周带着彭丹和彭伊娜两个孩子到省委礼堂观看电影。作为彭湃的孙女,彭伊娜从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曾参与《南方周末》的创办,并于1988年前往新华社澳门分社宣教文体部,参与澳门回归的筹备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陈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