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磁矩里的反常

μ子反常磁矩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前沿物理领域,倘若它果真成为“新物理”的敲门砖,那么这个让物理学家尴尬的粒子就会成为粒子物理学中厥功至伟的明星。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朱力远

μ介子反常磁矩储存环的俯视图。μ介子在环中以将近光速顺时针运行大约500圈以后会产生衰变。μ介子反常磁矩实验将通过测量μ介子衰变的产物(电子)来获得μ介子的磁性。

2021年4月7日,一则科技新闻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完成了对一个名叫μ子的基本粒子的反常磁矩的新测量,以极高的精度确认了一种反常——一种已困扰物理学家们多年的,出现在μ子反常磁矩里的反常。

本文将介绍这种反常磁矩里的反常——先从μ子本身聊起。

尴尬的粒子

μ子是一个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让物理学家们尴尬的粒子。

这尴尬首先出现在“身份”认定上。

1936年,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和他的研究生赛斯·内德迈尔首次发现μ子时,物理学家们一度以为它是前一年(即1935年)由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或者说预言——过的,在质子和中子之间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但后续研究很快推翻了这一“身份”认定,因为μ子虽跟汤川秀树预言的粒子在质量上有些相近,却并不传递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不可能是那种粒子——事实上,后者如今称为π介子,于1947年才被发现。

那么μ子到底是一种什么粒子呢?人们逐渐发现,它在几乎所有方面都很像电子,只不过质量比电子质量大了两个数量级,仿佛是一个“大号”的电子。这种“大号”的电子对于在规律层面上追求简单性的物理学家来说,是又一种尴尬——一种物理性质方面的尴尬,因为它似乎展示了一种不必要的复杂性。20世纪40年代后期,当这种尴尬越来越凸显时,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曾问过一个很著名——著名到后人谈μ子时几乎言必称之——的问题:“谁让它来的?”

是啊,既已有电子,大自然为何还要弄出个μ子来呢?

如今,距离μ子的发现已有大半个世纪,拉比的问题依然没有答案,μ子也依然让物理学家们尴尬。

甚至,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扩大:首先是,除μ子外,物理学家们于1975年又发现了一个更“大号”的电子。这个粒子被称为τ子,它也在几乎所有方面都很像电子,质量却比电子质量大了三个数量级——比μ子质量还大一个数量级。拉比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针对τ子问上一遍。其次是,μ子在一个细节问题上带来了一种新的尴尬,让物理学家们迄今最好的基本粒子理论——所谓的标准模型——陷入了某种困境。

因为基于标准模型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之间出现了偏差。

这个细节问题就是我们开篇提到——并且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反常磁矩里的反常。

反常磁矩

为了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