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靠掰、用量靠猜,儿童用药难题如何破?

责任编辑:晏文龙

“口服。一次15~30毫升,一日三次,小儿酌减。”“一岁至三岁一次一袋,四至六岁一次一袋半。”这是两种药品的使用说明书。然而,酌减是减多少?半袋该怎么准确分出来?多一点会不会有伤害,少一点会不会影响用药效果?家长心里也没底,很多时候靠“掰”“猜”“减”。缺专用药、缺临床数据,儿童用药难题,一直困扰着社会。

对于儿童药品缺乏的原因,如今普通人也能说出个一二来,比如儿童药品利润薄,药企不愿意研发生产等。药企为何不愿意研发生产?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原因是,没有多少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当“小白鼠”。研发儿童新药,面临找不到试药对象的窘境,由于缺乏临床数据,就难以迈过临床试验这道坎。

然而,研发儿童药品,未必真缺临床数据。当前,儿童专用药虽然十分稀缺,但说明书注明“儿童用量酌减”等内容的成人药品,却又十分常见。

当家长拿着成人药品“掰”着吃时,实际上是拿自己的孩子开展了临床试验,因此所产生的临床试验数据不仅不缺乏,而且十分丰富,将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就能判断出这些成人药品是否有必要推出儿童剂型。

进一步而言,当一种过去只能“掰”着吃的药品、如今有了儿童剂型,家长免去了掰药之苦,他们自然也乐于接受。并且由于这类药品数目很多,只要一部分转化成功,那么,儿童专用药品就会十分丰富。甚至其它新药也可遵循先成人后儿童、先“掰”着吃再推出儿童专用剂型的研发途径。

“三孩”政策的背景下,为儿童用药困境这道老难题推出新的化解之策,显得犹为紧迫。将儿童药品尽量纳入医保,加大对儿童药品研发生产企业的帮扶与补贴力度,让开展儿童药品研发生产可以获得相应保底利润,才算牵着了儿童药品研发生产的“牛鼻子”。

儿童用药所产生的大数据是一个富矿,但企业难以掌握并利用这些数据,因此相关部分的统筹与引领也至关重要。做到这两点,儿童药研发有望尽快走出困局。 

网络编辑:李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