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饭店的传奇:一座利顺德,半部天津史

没有一家饭店可以代表一座城市的历史,但利顺德也许能。五次扩建、九次易主、饱经时代风雨——清王朝的倾颓、列强的殖民侵略、北洋政权的更迭、民国政府的起落、日寇侵略的劫难……利顺德可以被看作中国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浓缩象征;如果说多重文化共存的天津提供了一幅微缩世界空间地图,那利顺德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图例。

责任编辑:杨嘉敏

从火车站开出来的公交车,不论哪一趟,最靠近前门边的都是“捧哏专座”,坐在那里的乘客时不时地与司机闲聊,一唱一和地逗闷子,也提醒你已经来到了“中国哏都”——天津。行至泰安道站,公交车在原名维多利亚花园的解放北园吐出人来,繁盛的花木提醒人们,已经到了百多年前英租界的地面了。

面朝海河、东临泰安道(咪哆士道)、南倚解放北路(维多利亚路)的利顺德大饭店(Astor Hotel)也“盘踞”于此已逾一个半世纪。对于这座可以住的博物馆,坊间有诸多离谱传言:据说住在某个特定房间会鬼压床、门可以自己开,甚至能听见女人的哭声——其实,这是老房子的荣誉:不闹鬼,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历史悠久。

利顺德夜景 (孟慧忠/图)

利顺德的闹鬼传闻有待“考证”,但悠久历史却不容置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放口岸,东至海河、西至今大沽路、北至营口道、南至彰德道的约3平方公里土地成为英租界。自1860年至1902年,美法德日俄意奥比步英国后尘,纷至沓来,强划租界共近15平方公里;冒险家、富商、政客、传教士……来此地开办仓储、航运、进出口贸易,营建银行、商店、花园、办公楼、娱乐场、医院、学校、洋房、别墅——当然还有饭店。

1863年,两年前由沪来津的英国卫理公会传教士殷森德(John Innocent)与英国女王驻津代表吉布逊签订租约,以600两纹银租下19.9英亩土地,在土地最南端的海河边滩涂上建立了印度风格的饭店和货栈,被戏称为“泥屋”,亦即今日利顺德的雏形。

只可惜“泥屋”如今已无任何图像资料了,作为华夏第一涉外饭店,这里吸引了普鲁士副领事馆、德意志帝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陆续迁入;还特别受到“李中堂”的青睐——1870年,李鸿章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设在天津的直总官衙取代总理衙门,成为实际的外交部,更让天津成为大清的第二个权力中心和外交中心,提升天津的接待水平,成为他心心念念的问题——他催促的是自己的外事顾问、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长古斯塔夫·德璀琳(Gustav von Detring)。

1883年左右,英国人乔治·瑞德(George Ritter)买下饭店后,与德璀琳、商会董事长狄金生、怡和洋行买办马歇尔、梁炎卿等扩建饭店,并改名利顺德。这座于1886年亮相津门的维多利亚风格三层饭店增加了一座哥特风格的瞭望塔,颇具中世纪遗风,今天从解放北园望向利顺德,第一眼就能看到它仿若巧克力饼干的“雄姿”,亦即利顺德百余年岁月的标志。

从解放北园望向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